首页> 中文学位 >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树突状细胞产生TNF-α、IFN-γ、IL-4及其表达研究
【6h】

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树突状细胞产生TNF-α、IFN-γ、IL-4及其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实验试剂

2 主要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结果

1.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BMDC分泌TNF-α并激活炎症反应

2. 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 BMDC 在早期几乎不分泌 IFN-γ、IL-4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克孢子丝菌复合体生物学特性与宿主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孢子丝菌病系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 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研究表明,宿主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与应答高度依赖免疫系统。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被视为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本研究通过检测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模型中TNF-α、IFN-γ、IL-4等炎症因子的动态表达情况,为其在孢子丝菌病中引起炎症反应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为了研究宿主感染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后早期是否分泌 TNF-α、IFN-γ 以及IL-4,用患者组织中分离培养的菌株刺激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用 ELISA 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FN-γ及IL-4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模型中早期可产生 TNF-α,但几乎不分泌IFN-γ、IL-4等炎症因子。数据显示,在同一刺激时间点,TNF-α的分泌随菌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菌液浓度刺激下,TNF-α的分泌在6h-24h逐渐减少,在24h-72h逐渐增多。结论: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可分泌TNF-α,几乎不分泌IFN-γ、IL-4等炎症因子。数据表明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刺激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产生的TNF-α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在该病早期的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是孢子丝菌病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炎症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