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AGE与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RAGE与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和主要试剂

1.4 主要设备和仪器及试剂的配制

2.1 制作石蜡标本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统计方法、结果与设计路线

3 结果判定

4 统计学分析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显微镜观察结果

1.1 检测指标 RAGE光镜观察结果

1.2 RECK检测指标光镜观察结果

2 统计结果

2.1 RAGE蛋白表达分析

2.2 RECK表达分析

2.3 RAGE与RECK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RAGE在涎腺各型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2 在涎腺各型肿瘤中RECK的表达及意义

3 RAGE和RECK涎腺肿瘤组织中相关性表达及分析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RAGE、RECK在涎腺肿瘤中的生物学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检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CK)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 A)初发、复发和恶变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各自检测RAGE及RECK在涎腺正常13例组织,PA初发36例、PA复发8例,恶变涎腺10例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结果及关联。
  结果:RAGE在涎腺正常组、PA初发、复发及恶变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40%(2/13),41.70%(15/36),62.50%(5/8),90.00%(9/10),呈依次上升的表现,并且复发及恶变组根据阳性率及表达强度要高于正常和初发,具有统计学上差异意义(P<0.05)。RECK在涎腺正常组、PA初发、复发及涎腺恶变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0%(10/13),55.60%(20/36),37.50%(3/8),20.00%(2/10),呈依次下降的表现,并且阳复发及恶变组根据杨性率和表达强度要高于正常及初发组,具有统计学上差异意义(P<0.05)。依据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得出,RAGE和RECK各实验组织中的负性表达(r=-0.512,P<0.05)。
  结论:本研究可能更深层的研讨多形性腺瘤复发及恶变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为患者预后及为诊治治疗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