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影响研究
【6h】

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自然感染动物筛选及外周血、肠粘膜部分免疫因子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外周血及肠粘膜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2 实验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囊型包虫感染的相互关系探讨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检测仪器及试剂

1.4 检验方法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肠粘膜免疫屏障与寄生虫的关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高发于我国及世界各地的畜牧区,分布地域相当广阔,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及部分食草类动物(如绵羊等)因为误食了由其终末宿主排出的虫卵成为其中间宿主,虫卵经过胃,最终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肠粘膜内寄居,在此虫卵孵化出六钩蚴,穿过肠粘膜屏障入血并到达肝脏及其他器官,对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既往研究发现,细粒棘球蚴之所以能够在机体内长期生存,是其通过影响宿主Th1及Th2两型细胞免疫应答平衡因子,诱导非保护性的Th2型免疫应答成为主导,利于细粒棘球蚴在体内的生长。但是,肠粘膜免疫屏障系统是机体内最大的淋巴免疫系统,是细粒棘球蚴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对肠粘膜免疫屏障影响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做为大动物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Th1/Th2相关的部分免疫因子(IL-6,IL-10及IFN-γ)在外周血和小肠粘膜组织内的水平变化;同时,应用阿苯达唑质脂体治疗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绵羊,进一步评价细粒棘球蚴感染后对外周血及肠粘膜内Th1/Th2所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影响;此外,通过对肝细粒棘球蚴患者与正常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期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来探讨,肠道微生态变化对细粒棘球蚴影响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可能起到的作用。最终来研究,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可能发生的影响,为今后预防和治疗细粒棘球蚴感染提供可行性研究方向。
  方法:
  用B超初检和CT复检的方法,从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986只绵羊中,筛选出年龄在24-36月左右,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雌性绵羊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组和细粒棘球蚴感染组,以及按同法筛选出未感染组绵羊10只,做为正常对照组。严格随机三盲方法,对上述三组实验对象进行治疗及饲养3月后,进行外周血采集、处死后小肠粘膜标本收集。用ELISA法对外周血中IL-6,IL-10及IFN-γ等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细粒棘球感染及阿苯达唑质脂体治疗后外周血中免疫因子的变化;同时通过对小肠粘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IL-6,IL-10及IFN-γ等免疫因子的阳性表达水平;此外,通过随机选取临床确诊感染细粒棘球蚴患者51例及正常健康体检人群30例成人做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肠道微生态对细粒棘球蚴作用于肠粘膜免疫屏障过程中的可能影响。
  结果:
  1)ELISA法对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外周血免疫因子IL-6、IL-10、IFN-γ进行测定提示:感染组上述3种免疫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IL-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法对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肠粘膜内免疫因子IL-6、IL-10、IFN-γ进行测定提示:感染组仅有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5);
  2)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干预后,ELISA法测定外周血Th2相关免疫因子IL-6,IL-10均有降低,但仅有IL-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后,肠粘膜免疫组化结果示:肠粘膜内Th1相关免疫因子IFN-γ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1),肠粘膜内Th2相关免疫因子IL-10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893);
  3)用化学发光法对51例细粒棘球感染患者进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发现阳性率达74.51%,而对照组为50.0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
  结论:
  本研究利用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做为研究对象,更接近同样做为细粒棘球感染中间宿主的人类感染模式。研究发现,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外周血中免疫反应主要以Th2型为主,而肠粘膜免疫反应可能以Th1型为主;行阿苯达唑质脂体进行干预治疗后结果提示:阿苯达唑质脂体可增强机体体液及肠粘膜免疫屏障的Th1型免疫反应,对Th2类免疫因子有抑制作用;在对人细粒棘球蚴感染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能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后,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改变具有影响,其中幽门螺杆菌可能与细粒棘球蚴存在协同感染可能,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蚴如何影响肠粘膜屏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