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某三甲医院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住院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6h】

新疆某三甲医院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住院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质量控制

结果

1 2003-2015年汉、维吾尔、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情况

2 2012-2015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

3 各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腔隙性脑梗塞发生部位差异

4 各民族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颈部斑块部位差异

5 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血压人群发生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差异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2449例,其中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678人。调查2012年1月-2015年5月高血压患者共1319人.其中男性700人,女性619人。汉族746人,维吾尔族343人,哈萨克族230人,空腹采血,行动态血压、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2449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792例(11.6%),女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886例(15.8%),女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较男性的比例要高(2?=45.816,P<0.001)。汉族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253例(14.4%),维吾尔族腔隙性脑梗塞患者383例(11.4%),哈萨克族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2例(10.5%),汉族较维吾尔、哈萨克族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比例要高(2?=22.653,P<0.001)。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年龄段以61~70岁比例最高,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年龄段以51~60岁比例最高(2?=98.843,P<0.001)。1319例高血压患者中汉族腔隙性脑梗塞256人,维吾尔族腔隙性脑梗塞112人,哈萨克族腔隙性脑梗塞96人。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部位依次均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放射冠。汉族高血压患者在额叶区腔梗的比例高于维吾尔、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在脑干区腔梗的比例高于汉、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在放射冠、脑实质区腔梗的比例高于汉、维吾尔族(P<0.05)。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均在颈总动脉处斑块发生比例最高,颈内动脉处斑块发生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清胱抑素C、夜间SBP为汉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血清胱抑素C、晨峰SBP、斑块、平均心率为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梗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阳性的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风险为斑块阴性的患者的2.613倍。年龄、血清胱抑素C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梗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比例、部位及合并颈部血管斑块比例、部位不同,可能与各民族的遗传特质等不同相关。汉、维吾尔、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均与年龄、血清胱抑素C成正相关,但汉族还与夜间SBP相关,维吾尔族还与晨峰SBP、颈部血管斑块、平均心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