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指标分析
【6h】

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指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摘要

前 言

资料和方法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免疫组化检测

4 TNM分期标准

5病理分型标准

6联合乳腺癌职ER、PR、C-erbB-2(-)表达水平分型

7病人情况

8统计学分析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乳腺癌预后因素研究现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点,为优化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Ⅰ~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汉族394例,维吾尔族80例,按患者就诊时年龄、发现症状到就诊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ER、PR、C-erbB-2、nm23及ki-67蛋白的表达状况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汉族乳腺癌患者相比,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中青年者所占比例大,老年者少见(P=0.026);肿瘤大小以>5cm常见(P=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多(P=0.048);肿瘤TNM分期以Ⅱ、Ⅲ期为主(P=0.03);ER、PR阳性表达者较少(P=0.018,P=0.03);并且以ER(-)和PR(-)为主(P=0.021);C-erbB-2阳性表达者多见(P=0.026);ER(+)和/或PR(+),C-erbB-2(-)者所占的比例小,而ER(-)和PR(-),C-erbB-2(+)者所占的比例大(P=0.018);nm23蛋白阳性表达者少见(P=0.005);发现症状到就诊的间隔时间、病理类型及ki-67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标可能较汉族差。提示早发现、早诊断以及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