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6h】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社会问题及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政府履行职能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社会管理创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的要求

第一节 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第二节 注重农村长远发展

第三节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五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注重农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

第二节 注重农村社会管理

第三节 提升进城务工农民工的社会归宿感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职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多发阶段,“社会管理创新”正是为应对社会矛盾而提出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可以说是我国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注重社会管理转变的标志。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象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就业,既满足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也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随着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城乡经济势差的加大以及政府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和鼓励力度的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本地或异地非农部门转移就业已成势不可挡之势。然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转移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已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以河南省武陟县乔庙乡为例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社会问题有:农村发展缓慢、农村社会结构畸形和农民工社会归宿感不高。这些社会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本文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分析视角,认为转型时期要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政府应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社会问题,将职能重心由“经济建设”转向“社会管理”。具体来说,政府职能应由支持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为注重农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由注重经济发展转为注重经济发展与关注社会管理并举;并倡导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提升政府回应性,回应农民工诉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