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标准构建的研究
【6h】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标准构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前言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结论与建议

5致谢

6主要参考文献

7附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标准构建的研究》专家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中学体育师资的“母体”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主干课程之一-----体操普修课程,也是今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改革的研究,结合当前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大纲的现状,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的教育理念、目标体系、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以此为建立和制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标准》提供依据。主要的结论如下: 1用学校体操的名称替代体操普修课有利于对体操的全面理解。2课程理念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来构建学校体操课程标准。3课程目标应由两级目标组成:具体目标---水平目标。具体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合格的学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体操教学和组织能力;掌握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掌握群众性体操比赛的组织和与裁判方法,具有组织群众性体操比赛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掌握体操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审美能力。 水平目标为:(1)掌握体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提高学生体操运动的能力;学会运用体操手段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学会体操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2)为掌握体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体操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体操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4课程内容应以“学校体操”类为主,“健身(或医疗保健)体操”为辅的原则。 5课程考核实行多元化的评定,分别从四个方面(体能、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对学生进行评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