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善无恶”之辨与清初由王返朱思潮
【6h】

“无善无恶”之辨与清初由王返朱思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文章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一) 文章结构及研究路径

(二) 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无善无恶”之辨的缘起

第一节 “天泉证道”与王阳明对“无善无恶”的诠释

一 “天泉证道”

二 阳明对“无善无恶”的诠释

三 “无善无恶”与世道之教——阳明后学对四句教的反思

第二节 “九谛九解”之辩

一 “有”与“无”之争

二 道德践履之争

第二章 从东林到蕺山“无善无恶”之辨的发展

第一节“东林学派”与“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及其对刘宗周的影响

一 “东林学派”与“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

二 “东林学派”与刘宗周之关系及“由王返朱”思潮对其影响

第二节 顾宪成、高攀龙对“无善无恶”的辨析

一 顾宪成与管志道关于 “无善无恶”的辩难①

二 高攀龙与“无善无恶”之辨

第三节 刘宗周对“无善无恶”说的批判及其新“四句教”的提出

一 对阳明之回护及对“四无说”之批驳

二 对“无善无恶”说的批判与新“四句教”的提出

第三章 清初理学家对“无善无恶”之辨的多元演进

第一节吕、陆《四书》诠释的“尊朱辟王”思想与“无善无恶”之辨

一 吕、陆之间的交游及“由王返朱”思潮在清初的展开

二 吕留良《四书》诠释与“无善无恶”之辨

三 陆陇其《四书》诠释与“无善无恶”之辨

第二节 张烈与魏裔介对“无善无恶”说的批判

一 张烈对“王学”的批判

二 张烈对“无善无恶”之说的批判

三 魏裔介对“无善无恶”的批判

第三节 熊赐履对“无善无恶”的批判——基于《闲道录》的文本研究

一 “尊朱辟王”的学术立场

二 以“天理”为宗的人性论

三对“无善无恶”的批判

结论

第一 、“无善无恶”之辨与“由王返朱” 思潮

第二、“由王返朱”思潮的内在理路说

第三 、“无善无恶”之辨与“援佛入儒”

参考文献

附录:故国与新朝之间的彷徨——清初理学名臣陆陇其的出处抉择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姚浩逸;

  •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天杰;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哲学理论;
  • 关键词

    无善无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