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五常十八般武艺研究
【6h】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五常十八般武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五常十八般武艺历史考证

1.3.2 十八般武艺文献研究

1.3.3 五常十八般武艺研究现状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十八般武艺

1.4.2 五常十八般武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比较分析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专家访谈法

3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产生与演变、特色与价值

3.1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产生与演变

3.1.1 五常十八般武艺产生的自然环境

3.1.2 五常十八般武艺产生的人文环境

3.1.3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演变

3.2 五常十八般武艺特色与价值

3.2.1 五常十八般武艺特色

3.2.2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价值

4 五常十八般武艺基本套路与兵器

4.1 五常十八般武艺基本套路

4.2 五常十八般武艺器械

4.2.1 砍刺兵器

4.2.2 击打兵器

4.2.3 砍、击结合兵器

5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武术谱诀、鼓乐与道具服饰

5.1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武术谱诀

5.2 五常十八般武艺鼓乐

5.3 五常十八般武艺道具服饰

6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保护与传承

6.1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保护

6.1.1 政府、机构保护措施

6.1.2 民间自发保护

6.1.3 文献保护

6.1.4 基地保护

6.1.5 专家领衔保护制度

6.2 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传承

6.2.1 家族中传承

6.2.2 活动团队中传承

6.2.3 五常十八般武艺师徒传承工程

6.2.4 五常十八般武艺传承人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保护建议

7.2.2 传承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为了更好的普及五常十八般武艺,实现其可持续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的价值和作用。本文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结合民俗学、体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基于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保护和传承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产生、发展,特色、价值,以及主要套路、器械等方面进行了意义阐述和分析研究。系统地梳理的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各项内容,并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融合借鉴,对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杭州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的发展、浓厚的宗教遗风、娱乐生活风气的流行等因素,为杭州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发展传承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物质条件和发展环境。经过长期的发展,五常十八般武艺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多元性、民俗性等特点,在对人的心理调节、促进个体社会化、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由于杭州城市化的发展、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缺乏市场需求、政府经费支持不到位等原因使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发展出现传承意识淡薄、传承活动断层、传承人员减少、经费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
  为了实现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武术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更好的发挥对杭州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作用。根据其他非遗项目管理经验,结合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切实加强历史资料和文物的保护、建立领衔专家保护制度、建设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体育文化社区等保护建议和建立传承基地申报和奖励制度、建立严格的传承人申报、培养和补贴制度等传承建议,以期对五常十八般武艺的保护传承工作做出贡献,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发挥在城市文化建设上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