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现代电休克治疗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6h】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现代电休克治疗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氯胺酮与抗抑郁作用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现代电休克治疗(Mordern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抑郁症病人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MECT主要是在异丙酚静脉全麻下进行,近年研究发现,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具有快速、强大而相对持久的抗抑郁作用。然而,氯胺酮麻醉由于具有心血管系统兴奋、麻醉后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常与异丙酚复合用于病人的麻醉,因异丙酚具有心血管抑制、止吐、镇静作用。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使用随机,双盲设计研究,拟行首次MECT、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depression rating score,HDRS)20分以上的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即异丙酚组(P,n=12),氯胺酮组(K,n=12)和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组(PK,n=16),分别用1.5mg/kg异丙酚、0.8mg/kg氯胺酮、1.5mg/kg异丙酚+0.8mg/kg氯胺酮为MECT的麻醉药物。所有病人均在MECT前1天、MECT后第1、2、3、7天评定HDRS,同时记录MECT期间的抽搐能量指数(Seizure energy index,SEI)、抽搐持续时间(Seizure duration,SD)及相关不良反应,MECT后接受常规的抗抑郁治疗;临床疗效判断:HDRS较基础值减小50%及以上为临床有效,HDRS≤7分为临床治愈。
   结果:三组病人MECT前HDRS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ECT后1,2,3,7天HDRS均较MECT前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K和PK组MECT后1,2,3,7天HDRS明显降低(p<0.05);与K组比较,PK组MECT后1,2,3,7天HDRS无明显差异(p>0.05);P组MECT后前3天无临床有效病人,仅在MECT后7天有7例(58%)患者达到临床有效,无临床治愈病人;K组MECT后1天临床有效病人11例(92%),2,3,7天临床有效病人均达到12例(100%),MECT后第7天有7例(58%)病人达到临床治愈;PK组MECT后1天临床有效病人12例(75%),2,3,7天临床有效病人均达到16例(100%),MECT后第7天有8例(50%)病人达到临床治愈;与P组比较,K和PK组MECT期间SEI和SD明显增大和延长(p<0.05);与K组比较,PK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异丙酚联合氯胺酮用于MECT的麻醉可迅速而明显改善抑郁患者的疗效,且可减轻单用氯胺酮麻醉所致的不良反应;氯胺酮本身具有抗抑郁作用以及MECT期间诱发更高的抽搐能量指数和更长的抽搐时间可能是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