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研究——以《桥家盼》和《我爱这土地》为例
【6h】

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研究——以《桥家盼》和《我爱这土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目次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哲学方法

1.3.2 社会学方法

1.3.3 音乐学分析法

2 艺术歌曲概述

2.1 艺术歌曲的产生和在欧洲各国的发展

2.1.1 意大利艺术歌曲

2.1.2 德国艺术歌曲

2.1.3 法国艺术歌曲

2.2 艺术歌曲的特点

2.3 艺术歌曲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2.4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3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概述

3.1 陆在易的艺术生涯

3.2 陆在易的艺术创作观

3.2.1 严格的体裁界定

3.2.2 “宁缺毋滥”的创作思想

3.3 陆在易艺术歌曲的特点

3.3.1 大爱的题材

3.3.2 优美的旋律

3.3.3 精致的伴奏

4 陆在易艺术歌曲演唱研究

4.1《桥》《家》《盼》演唱研究

4.1.1《桥》演唱研究

4.1.2《家》演唱研究

4.1.3《盼》演唱研究

4.2《我爱这土地》演唱研究

4.3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者关系研究

4.3.1 艺术歌曲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

4.3.2 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与成功演绎者之间的关系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陆在易是现今我国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体裁涉及合唱、独唱、音乐抒情诗、交响音画、合唱音画等,在合唱及艺术歌曲创作领域表现出来近乎痴情的执著追求和取得的艺术成就深为音乐界所赞许。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包括题材的选择、旋律的构思以及钢琴伴奏部分的写作。他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如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我爱这土地》,混声合唱《雨后彩虹》,大型作品音乐抒情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等。许多作品还曾获得大奖,如艺术歌曲《桥、家、盼》、《我爱这土地》和《望乡词》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交响音画《睡莲》和交响小品《南国抒怀》、《夜林酣舞》获得第十届“上海之春”优秀作品奖等。
   陆在易在多年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着严谨的艺术创作观,包括体裁的界定和作品的内涵。本文主要对陆在易先生的艺术生涯、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创作观进行论述,对适合男中音演唱的艺术歌曲《桥》、《家》、《盼》和《我爱这土地》进行演唱分析,并进一步研究音乐艺术中一度创作(者)和二度创作(者)的关系,以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廖昌永的演唱为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