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仑图书馆为例
【6h】

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仑图书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绪论

1.1论文选题背景

1.2论文选题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相关概念阐述

2.2相关理论分析

3图书馆校地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校地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3.2校地共建共享的可行性

4北仑图书馆校地融合模式的实践

4.1“校地融合”运作模式

4.2 整体成效

4.3校地融合型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5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深化发展的对策

5.1创新管理体制

5.2创新运作机制

5.3提升服务水平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在文化建设视域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地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社会文化教育职能,创新运行模式,推动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已势在必行。
  北仑图书馆是北仑区图书馆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它是对构建统筹协调、均等共享、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次实践解读。在深入考察与细致研析省内外几十家校地共建图书馆的案例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北仑区人民政府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着眼于特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图书馆的共存与发展,探索出校地融合型的办馆新模式,实现了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一次创新。
  本论文主要分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选题的背景、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概述;第三部分探讨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阐述北仑图书馆的探索实践——“一体两馆,一馆两制,统分结合,共建共享”的校地融合型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及对实际校地融合型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五部分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深化发展的对策;最后分析总结出校地融合型图书馆既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网络优势,又能满足社会读者群体的各种信息需求,同时还丰富高校社会资源,拓宽师生阅读和活动平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