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士嘉方志理论研究
【6h】

朱士嘉方志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2.朱士嘉生平简介

2.1 初涉方志

2.2 出国深造

2.3 回国奉献

3.新中国成立前的方志学理论建树

3.1方志的性质与功能

3.1.1 方志的性质

3.1.2方志的功能

3.2 方志编纂理论

3.2.1 资料采访

3.2.2 编纂方法

3.2.3 志书体例问题

3.3 方志史研究

3.3.1 方志的名称和种类

3.3.2方志的起源与发展

4.新中国成立后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

4.1 方志的性质和功能

4.1.1 重新界定方志

4.1.2 方志的功能

4.2 方志史的新贡献

4.2.1 方志的起源与发展

4.2.2 方志学的研究

4.3 旧志整理

4.3.1 旧志整理的意义

4.3.2 旧志整理的内容

4.3.3 旧志整理的步骤与方法

4.4 新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

4.4.1 指导思想与“三结合”

4.4.2 修志人员的要求

4.4.3 重视图表

4.4.4资料采访的新内容

4.4.5 志书的体例篇目问题

4.4.6 方志的继承与改造

4.5 方志评论

4.5.1 方志流派评论

4.5.2方志名家评论

5.结语

参考文献

在 学 研 究 成 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朱士嘉是民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涉足方志,成果等身,著有我国第一部全国性的馆藏方志目录——《中国地方志综录》。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投身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指导各地纂修新志,从而成为兼具渊博方志学理论知识和丰富修志实践经验、横跨传统方志学和现代方志学的一代方志学宗师。
  本文旨在对朱士嘉方志理论进行全面地梳理和总结。除绪论外,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朱士嘉的生平简介。简单介绍了朱士嘉的人生经历、学术之路以及学术成就。
  第二部分:朱士嘉民国时期的方志学理论建树。具体从方志的性质和功能、方志编纂方法、方志史研究三个方面来全面梳理和总结朱士嘉民国时期的方志学理论。
  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朱士嘉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从方志的性质和功能、方志史的新贡献、新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旧志整理、方志评论五个方面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朱士嘉在方志学领域的建树,一方面体现其在方志学理论上的新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突出其为新中国方志编纂工作做出的贡献。
  第四部分:结语。从总体上概括朱士嘉的方志学理论成就和学术地位,肯定其对中国方志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