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病监管体制探索“国际卫生港”创建背景下的宁波口岸入境传染
【6h】

病监管体制探索“国际卫生港”创建背景下的宁波口岸入境传染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绪论

1.1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1 “国际卫生港”的内涵

2.1.1 “国际卫生港”的概念

2.1.2 “国际卫生港”的特征

2.1.3 创建“国际卫生港”的意义

2.2 “国际卫生港”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国际卫生条例》的概念

2.2.2 加强入境传染病监管的意义

2.2.3 “国际卫生港”对入境传染病监管的要求

3.1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3.1.1 体制中的政策性问题

3.1.2 体制中的实践性问题

3.2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3.2.1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历史原因

3.2.2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问题的现实原因

4 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和处置实践探索

4.1 实践探索

4.1.1 实践一:宁波空港发现入境旅客手足口病例

4.1.2 实践二:发现全国海港口岸首例入境甲流船员确诊病例

4.1.3 实践三:入境人员疑似感染埃博拉出血热

4.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2.1 各部门协调合作混乱

4.2.2 一线人员防护能力缺失

4.2.3 信息发布制度不完善

5.1监管体制的政策性改进建议

5.1.1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持续更新

5.1.2 将监管细节和标准入法

5.2监管体制的实践性改进建议

5.2.1 精减协同部门

5.2.2 落实技术指导牵头部门

5.2.3 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际卫生港”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的要求,具备完善的卫生控制与保障设施、有效的卫生管理机制,同时亦能满足国际间疾病及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等需要,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国际通航港口。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加大港口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在过去几十年内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卫生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卫生控制长效机制建设能力,已具备创建“国际卫生港”的必要基础。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国际卫生港”的概念和创建意义,包括宁波口岸的创建情况。目前,宁波口岸的部分港区已成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验收考核,预计宁波口岸将在2016年底实现全部港区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国际卫生港”的创建对“以港兴市”的宁波有着政策上和实践上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
  本文第二部分从宁波口岸目前的入境传染病监管机制的理论和实践双方面分析了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创建“国际卫生港”的背景下,宁波口岸各部门协同建立了新时期所必需的诸如甲型 H1N1流感、埃博拉等国际流行传染病的入境防控机制,并于近几年来处置了数起入境人员疑似染疫事件。本文通过与国外其他“国际卫生港”对比和对处置实践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对过往入境传染病染疫人员处置实践存在着各协同部门信息联动不足、职能部门一线人员自身防护不到位和对公众发布信息渠道欠畅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本文最后提出对宁波口岸入境传染病监管体制的改进建议:完善协同部门联动机制、工作人员技能提升和建立与媒体间的沟通渠道等。其中首次提出协同部门应当精简,与传统观念中的全社会联防联动的防控办法和思路有所不同,是本文的创新点。这些改进建议,将与宁波口岸全港创建“国际卫生港”起到互动互推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