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业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动态塑性变形本构建模研究
【6h】

工业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动态塑性变形本构建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材料动态变形本构研究背景

1.2材料动态变形力学行为简介及本构建模研究现状

1.2.1唯象型本构模型

1.2.2物理型本构模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塑性变形本构建模理论基础

2.1本构关系

2.1.1应变的影响

2.1.2温度的影响

2.1.3应变率的影响

2.2金属塑性变形机理

2.2.1晶体的塑性变形

2.2.2应变硬化效应

2.2.3晶体结构缺陷影响

2.2.4位错动力学理论基础

2.3 Hopkinson杆试验装置与原理

2.3.1 Hopkinson杆试验技术简介

2.3.2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原理

第三章fcc金属本构建模及其应用

3.2 fcc纳米孪晶金属动态本构建模

3.2.1热应力项推导

3.2.2非热应力项推导

3.3模型在纳米孪晶铜上的实验验证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bcc金属本构建模及其应用

4.1 bcc金属的动态本构建模

4.1.1非热应力项(σ)ath

4.1.3热激活因子f(.ε,T)

4.1.4完整的本构表达式

4.2模型在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65的应用

4.2.1 HSLA-65及其研究简介

4.2.2参数确定的优化算法

4.2.3 HSLA-65本构参数确定

4.3计算结果及模型验证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hcp金属本构建模及实验研究

5.1 hcp金属动态本构建模

5.1.1低应变率条件下的模型推导

5.1.2高应变率条件下的模型推导

5.1.3统一的hcp本构模型

5.2 AZ31工业镁合金研究简介

5.3 AZ31镁合金动态Hopkinson压杆试验

5.3.1实验装置与试样准备

5.3.2试验方案及结果

5.4 AZ31镁合金微观观测实验

5.4.1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表征

5.4.2不同应变率下的微观结构表征

5.4.3不同应变率下的断裂特性分析

5.5模型计算与实验验证

5.5.1 AZ31镁合金本构参数确定

5.5.2模型预测及其与实验比较

5.6模型在工业纯钛CP-Ti上的应用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双相金属基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及其应用

6.1双相钨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简介

6.2双相金属基复合材料本构建模

6.2.1体分比演化方程

6.2.2非热应力项中的常体分比

6.2.3率敏感性的修正项a(T)

6.2.4最终本构表达式

6.3 93W-4.9Ni-2.1Fe钨合金本构参数确定

6.3.1非热应力项中的参数确定

6.3.2热应力项中的参数确定

6.4模型预测结果及其验证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本构建模及其应用

7.1金属纳米基复合材料(MMNCs)简介

7.2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变形本构建模

7.2.1金属基体的塑性本构模型

7.2.2纳米颗粒的增强效应

7.2.3 MMNCs的最终本构表达式

7.3纳米颗粒的团簇效应

7.3.1纳米颗粒团簇尺寸的概率分布

7.3.2根据团簇效应对颗粒尺寸的修正

7.4模型在A356/nSiC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应用

7.4.1基体材料本构参数确定

7.4.2增强项的本构参数确定

7.4.3 MMNCs模型实验验证

7.4.4 MMNCs模型预测结果

7.6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8.2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卢微然;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江雄,高重阳;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工业; 金属; 复合材料; 动态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