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机制研究
【6h】

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传统的产业空间演进理论

2.1.2 新型的产业空间演进理论

2.2 实证研究

2.2.1 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研究

2.2.2 其他产业空间演进研究

2.3 简要评述

3 垂直一体化产业循序空间演进模型

3.1 垂直一体化产业循序空间演进内涵

3.2 原材料生产空间演进模型

3.2.1 模型假设

3.2.2 模型推导

3.3 中间品加工空间演进模型

3.3.1 模型假设

3.3.2 模型推导

3.4 最终品制造空间演进模型

3.4.1 模型假设

3.4.2 模型推导

4 我国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进程及其特征

4.1 我国蚕茧生产空间演进

4.1.1 我国蚕茧产量变化趋势

4.1.2 我国东、中、西部蚕茧产量变化

4.1.3 我国主产省(市、区)蚕茧产量变化

4.2 我国缫丝加工空间演进

4.2.1 我国蚕丝产量变化趋势

4.2.2 我国东、中、西部蚕丝产量变化

4.2.3 我国主产省(市、区)蚕丝产量变化

4.3 我国丝绸成品制造空间演进

4.3.1 我国绸缎产量变化趋势

4.3.2 我国东、中、西部绸缎产量变化

4.3.3 我国主产省(市、区)绸缎产量变化

4.4 我国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的特征

5 我国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5.1.1 蚕茧生产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5.1.2 缫丝加工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5.1.3 丝绸成品制造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5.1.4 茧丝产业环节空间演进的门槛因素

5.2 面板模型构建

5.2.1 变量设置

5.2.2 数据来源

5.2.3 面板模型构建

5.3 面板模型检验结果

5.3.1 蚕茧生产空间演进模型结果及分析

5.3.2 缫丝加工空间演进模型结果及分析

5.3.3 丝绸成品制造空间演进模型结果及分析

5.4 门槛模型构建

5.4.1 蚕茧生产空间演进门槛模型

5.4.2 缫丝加工空间演进门槛模型

5.5 门槛效应分析

5.5.1 蚕茧生产空间演进门槛效应分析

5.5.2 缫丝加工空间演进门槛效应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6.1 蚕茧生产空间演进稳健性检验

5.6.2 缫丝加工空间演进稳健性检验

5.6.3 丝绸成品制造空间演进稳健性检验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茧丝绸产业是个包含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成品制造等多个环节的产业,并具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空间演进的特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茧丝绸产业各环节空间演进的特征,总结其发展规律,不仅能为茧丝绸产业空间布局提供有力解释,而且也将为我国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本文首先基于要素差异和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包含原材料、中间品和最终品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循序空间演进模型;其次利用蚕茧、蚕丝和蚕丝及交织物(含蚕丝≥50%)的年度产量数据,从全国范围、东中西三大区域及主产省(市、区)的视角,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我国茧丝绸产业各环节的空间演进历程与特征;最后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茧丝绸产业各环节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垂直一体化产业各环节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而各环节空间演进的进度存在差异。促使原材料生产空间演进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影响中间品加工空间演进的主要因素是原料、交通、劳动力及资本的变化;而最终品制造空间演进则与科技创新、工艺人才密切相关。
  我国茧丝绸产业空间演进进程表明,自1991年以来,我国茧丝绸产业的蚕茧生产、缫丝加工和绸缎制造三环节呈现循序空间演进趋势。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先后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进”;而绸缎及终端产品制造仍然以东部为主,形成了我国中西部茧丝原料基地和东部丝绸制品精加工空间分离的格局。
  计量模型实证检验表明,我国蚕茧生产空间演进与发种量、桑园面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缫丝加工空间演进与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级公里里程全国占比、蚕茧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人均GDP呈显著负相关;丝绸成品制造空间演进与蚕丝产量、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等职业教育人数和纺织业R&D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而且蚕茧生产和缫丝加工环节均存在门槛效应(1个门槛值)。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我国茧丝绸产业应稳定蚕茧生产规模,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区域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