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离心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
【6h】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离心模型试验及机理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渣土的定义、特点及处置现状

1.2.2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进展

1.2.3 离心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现场调查与勘察

2.1 引言

2.2 渣土场失稳滑动过程

2.2.1 滑前失稳迹象

2.2.2 滑动过程

2.2.3 滑后造成的影响

2.3 渣土场设计及堆填过程

2.3.1 初步设计方案

2.3.2 堆填过程

2.4 渣土场水文地质条件

2.4.1 气象条件

2.4.2 水量平衡分析

2.4.3 渗流分析

2.5 渣土场地质剖面

2.5.1 滑床地质剖面

2.5.2 滑动面以上地质剖面

2.5.3 渣土场完整地质剖面

2.6 渣土场填料物理力学性质

2.6.1 颗粒级配

2.6.2 干密度和含水率

2.6.3 渗透系数

2.6.4 固结系数及固结度评价

2.6.5 DPT和SPT试验

2.7 本章小结

3 花岗岩风化料填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测试

3.1 引言

3.2 CDG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

3.2.1 固结过程

3.2.2 剪切过程

3.2.3 不固结不排水强度

3.2.4 有效应力强度

3.3 CDG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

3.3.1 固结过程

3.3.2 剪切过程

3.3.3 固结不排水强度

3.4 本章小结

4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离心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4.2.1 等应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4.2.2 不等应力离心模型试验相似关系

4.2.3 不等应力育心模拟对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的适用性

4.3 试验准备

4.3.1 试验设备

4.3.2 试验材料

4.4 商水位和快速加戴诱发超孔压和边坡失稳试验

4.4.1 模型设计

4.4.2 模型制作

4.4.3 第一次转机过程及结果

4.4.4 第二次转机过程及结果

4.5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再现试验

4.5.1 模型设计

4.5.2 模型制作

4.5.3 第一阶段试验过程及结果

4.5.4 第二阶段试验过程及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反分析及触发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Geostudio软件介绍

5.3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反分析

5.3.1 高水位和快速加载诱发超孔压和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反分析

5.3.2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失稳再现离心模型试验反分析

5.4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原型反分析

5.4.1 总应力法分析原型稳定情况

5.4.2 有效应力法分析原型稳定情况

5.4.3 有效应力法分析低含水率堆体稳定情况

5.4.4 有效应力法分析低含水事堆体水位上升稳定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花岗岩风化料堆填稳定控制及容量最大化

6.1 引言

6.2.1 计算模型及方法

6.2.2 单一含水率渣土快速堆填

6.2.3 两种不同含水事渣土快速堆填

6.2.4 低含水率渣土堆填及水位上升

6.2.5 高含水率渣土快速堆填

6.3 CDG稳定堆填及渣土场容量最大化控制措施和方法

6.3.1 渣土场容量最大化设计流程

6.3.2 渣土场安全运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许多大型城市人地矛盾和交通拥堵问题突出,促使这些城市进行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和轨道交通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工程渣土。目前工程渣土的处置方式以堆填为主,每年数亿吨的渣土被运往渣土场进行堆填,占用了大量土地;同时,许多渣土场未经专业设计且运营过程不规范,导致渣土边坡存在失稳风险,易引发安全事故。2015年12月20日,深圳光明新区红坳渣土场发生滑坡事故,滑坡方量达2.51×106m3,滑出的渣土覆盖面积达3.8×105m2,滑坡最远距离1100m。滑坡导致下游工业园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毁,73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81亿元。类似的事故在我国呈多发态势,反映了对渣土安全堆填技术的认识不足,暴露出城市建设中的管理不规范。因此,深入认识渣土边坡失稳机理,提出渣土堆填稳定控制方法并规范渣土场设计运营过程,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本文通过现场勘察、室内单元体试验、超重力离心模型试验、数值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边坡滑坡前后的状态、渣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滑坡失稳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坡度、含水率、堆填速度和堆填方式对渣土边坡堆填高度和渣土场容量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工作和相应的成果如下:
  (1)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失稳过程、设计和堆填过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对渣土场填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调查结果表明: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22个月内共堆填了580万方的渣土,形成了高度110米的“渣土山”。渣土的主要成分为细粒含量高、渗透系数低的花岗岩风化料。渣土堆填过程中压实不充分,干密度测试结果表明超过80%土样的相对密度小于67%。渣土场汇水面积达0.51km2,场区内缺乏有效的截排水措施,两年内约有53万方水量进入渣土场,导致近70%的渣土被饱和,边坡后方水位升至118米。每月5-7米的高速堆填在下部高含水率、低渗透性土层中产生了较大超孔压。现场多个钻孔中观测到了超孔隙水压力现象,最大超孔压水头接近20米;室内试验表明滑床土体的平均固结度为33%,间接证明了超孔压的存在。最终,渣土场边坡发生了大范围深层低倾角滑坡,滑动面最大深度达50多米。
  (2)采用渣土主要成分花岗岩风化料配置了不同初始含水率土样,开展了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了花岗岩风化料不同排水条件下的强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内摩擦角随着固结围压增加引起的饱和度增加而减小,在等向压缩完成后的饱和度大于0.7时,土样的内摩擦角显著降低至3.4-8.3°,这解释了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滑坡低倾角的特点。固结不排水条件下花岗岩风化料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随初始含水率增加而减小。
  (3)根据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边坡滑坡前的状态设计和开展了两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高水位填土边坡快速堆填时超孔压产生情况和边坡稳定性,模拟了渣土场堆填过程,成功再现了深圳滑坡失稳模式。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高水位易诱发填土边坡发生坡脚局部失稳,并向上扩展,引发整体滑动;在高含水率填土上快速加载会产生超孔压,超孔压与上覆有效应力的比值为0.54-0.85,总孔压与上覆总土压的比值为0.78-0.91;在高含水率填土区域上部继续堆填导致高含水率填土产生超孔压、软化并向前流动、挤压前部低含水率填土,最终引起大范围深层低倾角滑动,高含水率填土区域在滑坡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离心模型失稳模式与原型基本相同。
  (4)通过对离心试验模型和滑坡原型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反分析得到了离心模型填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和原型失稳工况。抗剪强度反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内摩察角ψ'=22°-27°,与三轴试验结果基本相同。对原型反分析表明,高地下水位和在高含水率区上部快速堆载引起的超孔压共同导致了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场边坡发生深层低倾角失稳。
  (5)最后,利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花岗岩风化料填土边坡堆填高度和渣土场容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渣土场容量最大化的设计流程和安全运营的控制方法。渣土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填土的含水率、边坡坡度、堆填方式和堆填速度,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容量最大化。渣土场运营应重点做好渣土初始含水率控制、排水设施建设以及填速度控制,同时做好水位、位移以及超孔压的监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