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研究
【6h】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基本概念

1.2.1 产业结构变动概念及测度

1.2.2 经济周期波动概念及测度

1.3 基本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内容概要

1.3.4 创新及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2.1.1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1.2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2.1.3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

2.2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

2.2.1 经济增长波动决定产业结构

2.2.2 产业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波动

2.2.3 经济增长波动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

2.3 经济周期与产业波动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3.1.1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与结构主义

3.1.2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1.3 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3.2 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诠释

3.2.1 经济周期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变动

3.2.2 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

3.2.3 作用机理

3.2.4 产业关联效应

3.3 本章小结

4 产业结构变动与历次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

4.1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的直观分析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的划分

4.2.1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经济周期概览

4.2.2 我国经济周期的统计形态特征

4.3 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划分

4.4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形成之间的关系

4.4.1 第一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

4.4.2 第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

4.4.3 第三产业结构变动与宏观经济波动

4.5 本章小结

5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

5.1.1 产业结构变动测度方法

5.1.2 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5.1.3 面板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5.2 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3 面板协整检验

5.2.4 面板因果检验

5.3 省级数据的检验

5.4.结论与政策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波动

6.2.1 数据

6.2.2 衡量指标

6.3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于VAR模型的分析

6.3.1 数据

6.3.2 变量

6.3.3 VAR模型

6.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5 脉冲响应函数

6.3.6 方差分解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与经济波动

7.1 引言

7.3 实证研究

7.3.1 数据来源

7.3.2 产业结构网络分析

7.3.3 产业关联分析

7.3.4 各部门关联交叉分析

7.3.5 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

7.4 结论与启示

7.4.1 结论

7.4.2 政策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对策与建议

8.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产业不断创新、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使得中国经济不得不通过投资和对外贸易来寻求经济增长点。自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考验,我国宏观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经济波动幅度也有所增加。宏观经济波动对中国能否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资源错配下的结构性失衡不容忽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虽然我国的国内需求近期有企稳迹象,但从整体上来看,其经济增速仍存在下行风险。因此,深刻认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在产业结构变迁和升级的过程中降低经济的波动性,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完成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升级,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在梳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基础上,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事实,运用全国及各省、区(市)的年度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的方法,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等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关系,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特征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1)从全国整体上来看,短期内存在从产业结构变动到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双向因果关系,较长时期内仅存在从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项因果关系;从省级层面来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较大的异质性,既存在着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也存在着前者到后者或后者到前者的单向因果关系,但较多地存在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既符合经济学理论又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契合。与地方政府领导任期相关的短期目标性,在任期内往往会上一些有利于突出政绩的基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短、平、快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增长。由于省际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包括制度等),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两者相互作用关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各地在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当年的经济增长设定一个目标,一般对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围绕年度总量增长目标确定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并为实现目标采取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措施,所以较多地存在经济增长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2)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上,从整体上来看,短期内存在经济波动到产业结构变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动到经济波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仅存在经济波动到产业结构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制度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由于资源具有不同的边际生产力,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较高的部门转移,可以显著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从而带动总量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增长,经济波动会导致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期望的改变,从而通过市场的渠道间接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在资金和人力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经济的震荡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左右市场的预期,落后的产业和行业将面临淘汰,释放出来的自由劳动力、资金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会被转移到更有投资价值的领域中,推动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产业规模的不对称性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特征,不同产业的发展传递到总体经济,特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广泛联系和相对重要性决定了该产业对总体经济起着显著的作用,能够显著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由于产业政策以及产业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而导致的产业规模结构呈现高度不对称性,由于产业技术水平及产品结构的差异性,各产业部门生产力冲击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也表现为明显的异质性,这种不对称性不仅会易于形成波动冲击,也使得波动在传导过程中衰减速度变慢,通过部门间直接与间接的联系,最终上升至经济的总体层面;产业部门的经济波动并不随部门的细分而彻底抵消,产业部门波动的形成与衰减取决于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对称性程度和大规模部门数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