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贝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6h】

浙江省贝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致谢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副溶血弧菌对海产品食用安全构成的威胁

1.1.2 浙江海产品的贸易及消费情况

1.2 微生物风险评估

1.2.1 副溶血弧菌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2.2 蒙特卡罗模拟在微生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污染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2.1 贻贝副溶血弧菌的危害识别

2.1.1 副溶血弧菌的特性

2.1.2 副溶血弧菌的分布及传播

2.1.3 浙江水产品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现状

2.2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的危害描述

2.2.1 副溶血弧菌致病性机理

2.2.2 副溶血弧菌可引起的疾病

2.2.3 剂量-反应模型

2.3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暴露评估

2.3.1 采样点贻贝中副溶血弧菌密度检测情况

2.3.2 从采样点到零售点过程中副溶血弧菌生长情况预测

2.3.3 运用蒙特卡洛技术对零售点副溶血性弧菌的密度进行预测

2.4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的风险描述

2.4.1 消费者患病率的预测

2.4.2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的风险描述技术路线流

2.5 结论与总结

第3章 水体因素对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等致病菌密度影响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采集

3.1.2 检测方法

3.1.3 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

3.1.4 技术路线流程图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贻贝体内致病菌与所在水体环境状况之间关系

3.2.2 贻贝体内微生物污染和Vp密度与所在水体水温和CoD之间相关性

3.2.3 水温与贻贝副溶血弧菌密度之间的关系

3.2.4 水体COD与贻贝副溶血弧菌密度之间的关系

3.2.5 水温与贻贝中滤区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

3.2.6 永体COD与贻贝中滤区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

3.2.7 贻贝中副溶血弧菌密度和滤区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

3.3 结论与总结

第4章 水体藻类对贻贝中病原体密度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海水养殖过程中MS2噬菌体在贝类中的富集和清除

4.1.2 海水养殖过程中藻类对病毒在贝类富集中的影响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4.2.1 海水养殖过程中MS2在贝类中的富集和清除

4.2.2 海水养殖过程中蛋白小球藻对病毒在贝类富集中的影响

4.3 结论与总结

第5章 乳酸菌对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等致病菌威胁的消减作用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2.1 贻贝体内细菌宏基因组学分析

5.2.2 乳酸菌抑制副溶血弧菌

5.3 研究方法

5.3.1 贻贝体内细菌宏基因组学分析——rDNA v3-v5区测序

5.3.2 技术路线流程图

5.3.3 乳酸菌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

5.4 研究结果

5.4.1 贝类体内细菌宏基因组菌相(科水平)

5.4.2 乳酸菌改交贻贝体内细菌菌相及消减副溶血弧菌

5.5 结论与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副溶血弧菌的风险描述

6.2 贝类中病原体与水体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6.3 贝类食品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是贝类生产大国,贝类养殖的年产量近100万吨。浙江省是我国沿海省份之一,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水产品,贝类是居民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属于底栖滤食性生物,由于其生活习性,可以从海水中大量富集副溶血性弧菌。近几年来,副溶血弧菌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我省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和损失,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定量风险评估框架,目的在于对浙江省人民食用贝类海产品导致的副溶血弧菌感染进行定量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本研究在大量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这4个环节,运用Monte Carlo模拟法,推算出零售终端贻贝中副溶血弧菌密度可能的概率。我们发现每餐食用贻贝致病的概率为8.4×10-7,这意味着如果夏季每个人吃十餐贻贝,在10000000人口中会有84人患病。
  (2)本文选择浙江省沿海的舟山、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地作为监测点,采集不同季节时间的贻贝样本,通过对浙江沿海海域水环境与贝类污染副溶血弧菌的监测,来研究贝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程度与其生长水质环境的关系。
  (3)本文还通过对水体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水体与贻贝中副溶血弧菌等致病菌密度的关系、蛋白小球藻与贻贝对病毒富集的影响,以及病毒在贻贝中富集和清除,为贻贝食用安全提供溯源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4)利用乳酸菌其产酸和生物竞争机制消减致病菌机理,通过将产Nisin的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CICC6242)加入室温养殖贻贝的水体中,使其发挥对贻贝体内副溶血弧菌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在常温下抑制贻贝体内副溶血弧菌的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