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多翻转角T1 mapping及动态对比增强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6h】

磁共振多翻转角T1 mapping及动态对比增强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磁共振多翻转角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纤维化的分子磁共振成像新进展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磁共振多翻转角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磁共振多翻转角(variable flip angle,VFA)T1 mapping技术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可行性。
  方法:
  本实验采用经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肝纤维化动物模型。29例实验动物(肝纤维化组18例,对照组11例)完成3.0 Tesla磁共振T1加权图像的采集,扫描采用不同翻转角的肝脏快速容积成像LAVA(liver acquisition volumeacceleration)序列。通过绘制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获得肝脏T1弛豫时间,随后对相应肝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并将T1 mapping的结果与表观弥散系数值ADC(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进行对比。
  结果:
  正常对照组、早期肝纤维化组及晚期肝纤维化组的平均T1弛豫时间分别为250.07±88.12ms、387.83±166.58ms、496.90±291.24ms。肝纤维化组的T1弛豫时间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T1弛豫时间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进展而延长。并且早期肝纤维化组与正常对照组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区分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F0-1与F2-3、 F0-2与F3时,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临界值273.01 ms)、0.712(临界值371.54ms)、0.696(临界值276.99ms)。本研究显示T1弛豫时间与ADC值在评估肝纤维化时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多翻转角T1 mapping技术可以作为一项无创诊断肝纤维化的影像学手段。
  第二部分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在实验兔肝纤维化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3.0 Tesla、60cm孔径磁共振扫描仪及钆双胺对比剂(Gd-DTPA-BMA),对CCI4诱导的肝纤维化实验兔进行扫描。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根据METAVIR系统进行肝纤维化分期,且对照组为F0期(n=13),F1-2期为早期肝纤维化(n=15),F3-4期为晚期肝纤维化(n=12)。DCE-MR数据计算采用双输入Extended Toffs模型,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Ktrans、kep、Ve、vp。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即ROC曲线,用来评价Ktrans、Ve、vp在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诊断效能。
  结果:
  Ktrans和Ve值随着肝纤维化分期的进展而减低。对照组Ktrans值与肝纤维化组(F1-4)、早期肝纤维化组(F1-2)及晚期肝纤维化组(F3-4)的Ktrans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Ve值与肝纤维化组及晚期肝纤维化组的Ve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9&0.009)。在区分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和晚期肝纤维化组,Ktran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95%的置信区间CI0.809-1.000)、0.936(95%CI0.847-1.000)。在区分对照组与早期肝纤维化组,Ktran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 CI0.762-1.000)。在区分对照组与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纤维化组及晚期肝纤维化组时,Ktrans的ROC曲线下面积要高于Ve和vp(p<0.05)。本研究显示药代动力学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Ktrans,rho=-0.668,p<0.001;Ve,rho=-0.438,p=0.005; vp, rho=-0.360,p=0.023。
  结论:
  本研究显示在区分正常与纤维化的肝脏、以及区分正常与早期肝纤维化及晚期肝纤维化的肝脏时,DCE-MRI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是一项可靠的预测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