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泰国学生使用“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偏误分析与教学法
【6h】

泰国学生使用“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偏误分析与教学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西方学者

1.3.2 中国学者

1.3.3 泰国学者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功能

1.1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在句子中的主要成分

1.1.1 “差点儿”充当句子成分

1.1.2 “差点儿没”充当句子成分

1.1.3 “差点儿’’的结构形式

1.1.4 “差点儿没”的结构形式

1.2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功能差别与语法特征

1.2.1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功能差别

1.2.2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语法特征

1.3 羡余现象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章 泰语语法中否定形式的特征

2.1 泰语中的否定副词“(lu)’’的功能

2.2 泰语和汉语中的停顿特征与作用

2.2.1 泰语中的停顿

2.2.2 汉语中的停顿

2.3 “差点儿”与“差点儿没”在泰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比较

2.3.1 泰汉比较

2.4 母语翻译的意义干扰

第三章 考察泰国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情况的调查与结果

3.1 调查的基本内容

3.1.1 调查的目的

3.1.2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形式

3.1.3 调查问卷的方法

3.1.4 调查对象

3.1.5 问卷调查的被试者情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 选择填空题部分

3.2.3 选择题部分

3.2.4 汉泰翻译部分与结果

3.3 调查的偏误结果与原因

3.4 使用“差点儿”与“差点儿没”教案解决泰国学生的难点

3.4.1 设计“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补充教学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泰国学生学习“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笔者设计“差点儿”与“差点儿没”的问卷对泰国农业大学的中文系第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分析得出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由于泰国学生母语中的否定语法是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本论文也对泰语和汉语的语法句式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在汉语方面利用了对外汉语教材里提及的朱德熙先生的“企望说”分析理解“差点儿”与“差点儿没”。让我感兴趣的是“差点儿没”的否定副词“没”有时候表达否定意义,有时候不表达否定意义,比如;“差点儿没死”和“差点儿死”的意义都是相似的,可是“差点儿考上”与“差点儿没考上”的意义是相反的。所以泰国学生翻译上述的句子时就会产生困难,他们不能完全清楚地分出两者的用法,意义及最后论文对这个特殊语用的教和学提出了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