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特征、重点高校进入与毕业去向——基于浙滇四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
【6h】

家庭特征、重点高校进入与毕业去向——基于浙滇四高校本科毕业生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概况

2.1 家庭特征与重点高校进入

2.1.1 入学机会的差异

2.1.2 扩招的影响

2.1.3 招生政策变化的可能影响

2.1.4 家庭背景影响子女高等教育获得的模式

2.2 家庭特征与毕业去向

2.2.1 家庭特征与就业状态

2.2.2 家庭特征与行业进入

3 我国现状

3.1 高校招录

3.1.1 全国总体状况

3.1.2 分城乡状况

3.1.3 重点高校情况

3.2 毕业去向

3.2.1 继续深造

3.2.2 就业

4 家庭特征与重点高校进入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

4.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3 计量回归模型及其结果

4.3.1 计量回归模型

4.3.2 计量回归结果

5 家庭特征与毕业去向的实证研究

5.1 毕业去向的城乡差异

5.1.1 就业状态的城乡差异

5.1.1 行业进入的城乡差异

5.2 毕业去向的父母身份差异

5.2.1 就业状态的父母身份差异

5.2.2 行业进入的父母身份差异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改变教育政策价值理念,兼顾效率与公平

6.2.2 推行高考及高校财政制度改革,保证合理透明

6.2.3 重视教育累积作用,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

6.2.4 注重家庭教育,缩小背景差异

参考文献

附表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1年)

附录 “中国高等教育调研”问卷

展开▼

摘要

社会结构变迁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但随着社会人群阶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哪些人接受了优质教育、哪些人选择继续深造、哪些人从中受益?在貌似合理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个人获得高等教育和就业机会却并非都是获致性的,而是紧密地与其户籍、经济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联系。究竟是促进了公平还是拉大了差距?家庭是个体一切活动的依托和基础,也是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从某种程度上讲,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家庭特征细微地反映了家庭的全貌和阶层地位。不同的家庭特征对学生高等教育获得和毕业去向终究会存在长期影响,其对进入重点高校及毕业的就业状态及行业进入的影响程度究竟有多大?哪种特征因素影响最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热点,
   本文运用教育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以浙江云南两省四所高校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描述与检验以及Probit模型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户籍、父母受教育年限、父母干部身份等方面的家庭特征对子女进入重点高校机会和就业状态与行业进入的影响,对各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作出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结论,城镇户籍、父(母)亲教育程度越高、父(母)亲的干部身份,都会对进入重点高校和毕业去向产生积极作用,在所选两省的影响程度稍有差异。这是探索在大学入学机会总量扩张背景下,不同家庭出身的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和毕业发展的现实差异有益实证,有助于揭示教育和就业的公平性,探寻缩小差异的现实道路,促进社会和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