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蛇根木萝卡辛糖苷酶的三维结构表征及底物特异性机制研究
【6h】

蛇根木萝卡辛糖苷酶的三维结构表征及底物特异性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语

20种常见氨基酸

1 引言

1.1 生物碱的药用价值

1.2 印度蛇根木及其生物碱阿吗灵的药用研究背景

1.3 阿马灵的生物合成途径

1.4 生物碱合成途径研究与生物碱的制备

1.5 萝卡辛糖苷酶(RG)的研究背景及立题依据

2 实验材料

2.1 菌株

2.2 培养基

2.3 缓冲系统

2.4 化学试剂及耗材

2.5 生物试剂

2.6 仪器

2.7 结晶及晶体操作用具

3 实验方法

3.1 化合物分析检测方法

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3.3 蛋白质的纯化和分析

3.4 结晶

3.5 晶体X-射线衍射数据收集和处理

3.6 序列分析软件及在线分析工具

4.实验结果

4.1 (His)6-RG的异源表达及纯化

4.2 氮端(His)6标签的切除

4.3 RG定点突变

4.4 RG及其突变体对四种糖苷类生物碱的相对活力测试

4.5 野生型RG及RG-W392A突变体对萝卡辛及异胡豆苷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4.6 糖苷酶抑制剂对RG的抑制常数测定

4.7 RG晶体的制备

4.8 RG晶体复合物的制备

4.9 冷冻条件下RG单晶衍射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

4.10 室温条件下RG单晶衍射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

4.11 三维结构模型的验证

4.12 (His)6-RG及(His)6-RG-E186Q整体三维结构

4.13 (His)6-RG复合物和(His)6-RG-E186Q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4.14 基于结构的SG底物接受能力理性改造

5.讨论

5.1 RG催化的酶促反应及其重要意义

5.2 RG与结构解析的植物GH1酶的比较

5.3 RG的底物特异性分析

5.4 RG的抑制剂研究

5.5 冷冻与室温条件下收集RG数据比较

5.6 甘油在寻找酶活性中心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5.7 SG的理性改造尝试

5.8 蛋白质晶体制备方法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附录 pQE-2载体多克隆位点示意图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tina Benth.ex Kurz)为夹竹桃科萝芙木属药用植物,富含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阿吗灵、阿吗碱和利血平等。其有退热、抗癫、消炎及治虫蛇咬伤等功效,现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律失常。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的研究是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用植物、调控生物代谢方向、体外生物-化学合成活性化合物的基础。
  本论文对蛇根木生物碱阿吗灵生物合成支链途径中催化萝卡辛水解形成萝芙木乐宁的萝卡辛糖苷酶(Raucaffricine Glucosidase,RG,EC3.2.1.125)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涉及RG的异源表达、纯化、酶学表征、结晶、三维结构表征、催化机制及底物特异性机制和RG抑制剂的研究。同时,本论文对室温(RT)与冷冻条件下收集到的X-射线衍射数据进行了比较。
  以pQE-2质粒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M15中异源高效表达N端带有(His)6标签的RG并利用Ni-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酶动力学考察表明RG对底物萝卡辛的Km值为0.78 mM,对底物异胡豆苷的Km值为1.7 mM。为进一步探明RG三维结构,活性中心及各配体的结合情况,本论文通过悬滴蒸发结晶法获得RG及无活性突变体RG-E186Q的晶体,并通过底物浸泡的方式制备其与配体复合物。本文共处理得到8套RG的结构模型:其中RG,RG-glycerol,RG-glucose,RG-inhibitor结构由冷冻条件下收集的衍射数据处理得到;RG-E186Q,RG-E186Q-dihydroraucaffricine, RG-E186Q-secologanin, RG-E186Q-glucose结构由室温条件下收集的衍射数据处理得到。
  RG及其无活性突变体的整体三维结构呈典型的(β/α)8桶状结构,与同处于阿吗灵生物合成途径上游的异胡豆苷糖苷酶(SG)一致。通过结果比较,揭示两种酶底物特异性差异的机制:RG的活性空腔入口较宽,SG的天然底物异胡豆苷也可以进入到RG的活性中心;而SG狭长的活性空腔入口阻碍萝卡辛进入SG的活性中心。RG-Trp392与SG-Trp388影响了两酶活性空腔入口的形状,从而控制酶的底物接受能力。RG-Ser390直接影响着RG-Trp392侧链构象,间接调控底物接受能力。定点突变及活性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结构分析的结果,深化对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催化机制的认识。
  随后,本文考察了4种deoxypyranosylamine类抑制剂对RG的抑制情况,4种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抑制剂常数Ki跨度从0.06到620μM。其中RG与抑制剂N-(cyclohexylmethyl)-β-D-gluco-1,5-deoxypyranosylamine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已成功解析。三维结构显示,该抑制剂专一地结合于RG的活性位点,占据RG的底物结合部位,为竞争性抑制机制提供了结构依据。通过比较各抑制剂的抑制活性数据,并结合抑制剂复合物的结构信息,揭示抑制剂的糖苷模拟以及非糖苷模拟部分对抑制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最后,本文通过比较冷冻与室温条件下收集的X-衍射数据及其处理后得到的结构质量,发现两者的结构基本吻合,而且由室温下收集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构模型重复性更佳。室温与冷冻条件下,Glu476侧链的构象指向不一致,表明温度变化会导致部分氨基酸构象的变化。总体而言,目前室温条件下,仅仅利用一颗晶体便能快速收集到高质量的可用于三维结构解析的X-射线衍射数据,为室温衍射数据收集的广泛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