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地征用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基于集体行动机制视角下的分析
【6h】

我国农地征用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基于集体行动机制视角下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论文的基本框架

2 文献回顾

2.2我国征地问题的研究综述

2.2.1法经济学视角

2.2.2利益主体博弈视角

2.2.3委托代理视角

2.3文献评述

3 征地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的现状分析

3.1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3.1.1农地概念的界定

3.1.2征用概念的界定

3.1.3集体土地产权概念的界定

3.1.4产权保护概念的界定

3.2征地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现状

3.2.1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中的法制缺陷

3.2.2政府乱征乱占,侵害农民土地利益

3.2.3农民抵触强烈,阻碍征地正常运作

3.2.4征地规则及农地产权保护程度多样化

3.2.5小结

4征地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的原因分析

4.1集体土地产权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4.1.1理论基础——国家理论

4.1.2地方政府过度攫取农地产权的激励

4.2集体土地产权保护中的农民集体行为分析

4.2.1理论基础——集体行动理论

4.2.2农民努力保护集体农地产权的激励

4.2.3农民集体行动机制形成的困境

4.3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之间的征地博弈分析

4.4集体行动机制在农地产权保护中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5征地案例研究

5.1征地案例一:温州乐清的“强村压镇”

5.2征地案例二:姚庄与陶庄的“征地迥异”

5.3征地案例三:湖北水塘村的“农民理性”

5.4影响农民集体行动机制的因素分析

5.4.1土地稀缺程度及其既成事实的影响

5.4.2经济发达程度及土地依附程度的影响

5.4.3村庄历史文化及其内聚力的影响

5.4.4农民对土地产权理性认知的影响

5.4.5集体行动精英及草根动员的影响

6 征地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的对策分析

6.1约束政府集体农地产权的攫取行为

6.2促进农民集体行动机制的有效实施

6.2.1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在中国的修正

6.2.2克服农民集体行动困境的对策方法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地征用过程中产生的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集体行动机制为视角,首先将征地中集体土地产权保护问题的现状特点归纳为征地法制存在缺陷、地方政府乱征乱占侵害土地权益、农民抵触强烈阻碍正常运行以及征地规则与产权保护多样化。其次,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和农民集体行为分析来解释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并以此构建双方的征地博弈模型,推论出农民集体行动在农地产权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本文运用三个典型征地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集体行动机制在决定农地产权保护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并从中归纳影响农民集体行动有效实施的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和对策建议。
   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现阶段的农地征用中,当集体土地产权在法律层面上被确定之后,其剩余部分则取决于农民自己的选择,即集体行动机制如何有效发挥的问题。在强势政府的征地激励和产权攫取下,农民通过使其集体行动具有可行性和可信性,使集体行动机制的抗争形成一种有效、合理的威胁信号,让地方政府顾及农民的联合行动力量,选择保护而不是侵占农地产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