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6h】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热液蚀变及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的定义

1.2.1 热液蚀交的定义

1.2.2 碳酸盐岩的热液蚀变(热液白云岩化、热液淋滤)

1.3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关键技术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塔里木盆地演化以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塔中地区构造演化

2.3 岩浆火山作用

2.4 奥陶系地层概况

2.4.1 上奥陶统

2.4.2 中上奥陶统

2.4.3 下奥陶统

第3章 塔中地区热液蚀变的地质特征

3.1 热液蚀变的野外地质特征

3.1.1 蓬莱坝-青松采石厂剖面

3.1.2 柯坪水泥厂及附近剖面

3.1.3 托普郎剖面与阿克苏硫磺矿

3.1.4 且迪塔格山和微波塔

3.1.5 西克尔剖面、吐木休克萤石矿

3.1.6 野外地质小结

3.2 热液蚀变碳酸盐岩的矿物组合与结构特征

3.2.1 热液溶蚀灰岩-硬石膏、硫磺组合

3.2.2 热液溶蚀灰岩-巨晶方解石组合

3.2.3 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碧玉.玉髓)组合

3.2.4 热液溶蚀灰岩-萤石、硫酸盐、硫化物、硬石膏、方解石(石英)组合

3.3 塔中热液井位岩芯特征

3.3.1 塔中12井岩芯

3.3.2 古城4井岩芯

3.3.3 中古9井岩芯

3.3.4 塔中18井岩芯

3.3.5 塔参1井岩芯

3.3.6 塔中83井岩芯

3.4 塔中热液井位岩芯薄片特征

3.4.1 塔中12井岩芯薄片

3.4.2 塔中18井岩芯薄片特征

3.4.3 塔参1井岩芯薄片特征

3.4.4 塔中83井薄片特征

3.4.5 中古9井薄片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

4.1 碳同位素

4.2 氧同位素

4.3 锶同位素

4.4 微量元素

4.4.1 砂岩原岩与受热液影响的砂岩之间的微量元素变化关系

4.4.2 灰岩原岩与白化灰岩之间的微量元素变化关系

4.4.3 白云岩与热液白云岩之间的微量元素变化关系

4.5 结论

第5章 塔里木碳酸盐岩热液相关储层野外建模与储层预测

5.1 碳酸盐岩热液溶蚀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概况

5.2 塔里木碳酸盐岩的热液蚀变类型与蚀变分带

5.2.1 热液白云岩

5.2.2 热液洛蚀灰岩

5.2.3 热液交代与充填产物

5.2.4 流体来源与热液蚀变分带

5.3 形成热液溶蚀相关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

5.3.1 储层的平面预测:流体朝构造高点(潜山、隆起,斜坡带近顶部)的汇集

5.3.2 流体通道(张扭性走滑断层)旁侧是获得工业油气流的有利部位

5.3.3 储层的剖面预测:主力储层位于流体阻隔层之下

5.4 碳酸盐岩热液溶蚀储层预测模型(ZG5-ZG15)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塔中地区不同类型热液活动所引起的岩溶现象与蚀变现象,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从中提炼主导性的控制因素,将零散的野外地质现象和经验性总结提升为描述预测储层发育及其空间分布的规律,将为解决塔里木盆地的储层成因类型及成因机理、储层预测提供依据,也将为认识塔中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空间分布规律提供新视野。
   本文综合采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以及采用微量元素证据,重点探讨热液白云岩以及与热液白云岩相伴生的热液淋滤灰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并总结归纳奥陶系碳酸盐岩经热液蚀变、淋滤后产物的矿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讨论热液流体的来源与性质,根据热液矿物共生关系、热液活动期次角度,识别了四类矿物组合。
   观察并总结了存在的热液现象井位的岩芯和薄片资料,并根据对野外剖面热液蚀变的认识和理解,结合ZG8至ZG15区块的勘探实际,对塔里木热液相关储层的控制因素和储层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碳酸盐岩热液溶蚀储层预测模型,指出了有利于热液溶蚀型储层发育的因素以及热液岩溶储层的产出层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