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维平台设计方案
【6h】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维平台设计方案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突破点

2基本理论知识介绍

2.1基于SNMP的数据收集

2.2基于syslog的日志收集

2.3借鉴ITIL,建立服务流程

3 系统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

3.1系统设计思想

3.2系统设计原则

3.3技术路线

3.4设计参考标准

4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1总体架构

4.2系统部署

4.3系统平台

4.4系统性能指标

5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设计

5.1基础运行监管

5.1.1数据采集

5.1.2 数据综合处理分析

5.1.3故障分析与报警

5.1.4安全监视

5.2服务流程管理

5.2.1运维流程

5.2.2日常事务

5.2.3 事件与故障管理

5.2.4变更管理

5.2.5配置管理

5.2.6知识库管理

5.2.7问题管理

5.2.8发布管理

5.2.9资产管理

5.3管理门户(应用展示)

5.3.1 应用展现层总体架构

5.3.2 业务系统管理

5.3.3 IT资源配置管理

5.3.4 安全及合规管理

5.3.5 统一报表管理

5.3.6系统维护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工作成果

展开▼

摘要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涵盖了各种实时监视控制电网运行的系统,也包括各种非实时的应用系统,涵盖范围广,专业系统众多,是由多种硬件、软件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硬件装置较多,并且这些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地域,通信环境也较复杂。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支撑电网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应用的不断增加和扩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各级电力部门自身的系统与网络建设不断丰富,SCADA/EMS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TMR)、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等的实用化程度不断深入,自动化运维人员为了保证系统与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量与工作复杂度也大大增加,而且作为控制系统,有别于一般的企业管理系统系统,对运维有特殊的要求。监管这样的系统,需时刻关注大量繁杂数据:机房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厂站数据采集情况等等。这些数据数量巨大,分布分散,且格式不一,可理解性差。没有合理的技术手段对实际运行环境的实时运行情况与安全状况进行监督管理,仅通过手工管理和制度约束,导致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效率低下。对管理人员来说,查看数量巨大的数据费时费力,且会遗漏重要信息。管理员容易湮没在大量的各种运行数据中,无法从这些数据中快速获取所需的管理与安全信息。因而对系统中各种事件与故障也就无法准确识别、及时响应,以致直接影响整个运维体系效能的有效发挥。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有的各种技术手段(SNMP、SYSLOG等),实现对分布于各地的自动化系统从机房环境、设备及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的监管,第一时间发现缺陷,缩短缺陷处理时间,提高系统运行率等指标。同时引入IT服务管理理论,规范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提高运维效率,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系统已在衢州电力局投入运行,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有效改善了自动化系统运维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