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菩提与烦恼之间——禅门清规研究
【6h】

在菩提与烦恼之间——禅门清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研究范围的划定

第二节研究现状的概述

第三节中国佛教清规的建立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的研究方法探讨

第二章从戒律走向清规

第一节戒律的传播和清规的起源

一、戒律的传播和律宗的创立

二、清规的起源和僧制的创设

第二节戒体、发心和清规的合法性

一、戒体的获得:受戒仪式及观想

二、戒体与心理学解释

三、戒体与发心

四、戒体明见性:能受心与所缘境的相应

五、净业与清规的合法性的来源

第三节对禅门清规中用餐仪轨的解释

第三章禅门清规的演变与佛教的中国化

第一节禅门清规的演变

一、《百丈清规》的创制

二、《禅苑清规》的制定

三、《禅林备用清规》的制定

四、《敕修百丈清规》的制定

第二节从清规内容看僧侣的生活世界

一、从禅林的殿宇结构看世俗政权的影响

二、从僧侣职位设置看儒家等级观念的影响

三、从“寺院茶礼”看儒家礼俗的影响

四、从“普请法”(农禅制度)看农业社会的影响

结语

附录:清规目录表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摘要

清规是古时大型寺院中规范僧人实际日常生活的一个文本,也是中国佛教徒所特有的一种修行方式。自唐代百丈禅师以来,清规作为佛教中国化的一部分,一直影响着中国佛教寺院的实质性变化,也饱受着教内外人士的种种非议。清规的存在是否合理?清规又是通过哪些调整来更好的在现阶段的寺院里发挥作用? 本文试图从第一手文献出发,围绕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禅门清规的若干问题而展开讨论。首先在前一部分试图从佛教内部的戒律中为清规的产生找到一个合法性的依据,也为清规的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然后在后一部分中,则着重把清规文本还原到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世界之中,分别就几个角度出发来考察清规内容中所蕴涵的受中国社会和文化影响的方面。通过这两个角度的阐述,本文试图从佛学层面的戒体到制度层面的清规,最后回归到僧侣修行中生活层面的阐释,从而建构出三者合一的中国佛教僧侣的生活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