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级水平害虫防治现状和推广实施——以上海市南汇区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的防治和推广为例
【6h】

县级水平害虫防治现状和推广实施——以上海市南汇区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的防治和推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上海市及南汇区的虫害发生现状和特点

1.1上海市虫害发生现状和特点

1.2南汇区虫害发生现状和特点

2立题背景

第二章水稻螟虫发生与气候关系的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两种螟虫的越冬基数与4、5月雨量的相关分析

2.2三化螟各代的发生量和发生期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3讨论

第三章 水稻播栽期与螟害发生关系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小区设计

1.2试验调查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播期与三化螟各代发生程度间的关系

2.2产量测定

2.3为害分析

3讨论

第四章两种恒温条件下二化螟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虫源和饲养方法

1.2温度的设置

1.3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两种恒温条件下二化螟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

2.2两种恒温条件下二化螟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

2.3两种恒温条件下二化螟实验种群的繁殖特征生命表

3讨论

第五章三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2处理及设计

1.3施药时间与方法

1.4调查内容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防治一代螟虫效果

2.2防治二代三化螟效果

3讨论

第六章三化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二)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2实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防治一代螟虫效果

2.2防治二代三化螟效果

3讨论

第七章上海南汇地区稻田蜘蛛群结构特征及杀虫剂对其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2施药和调查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稻田蜘蛛群落的结构和季节动态

2.2药剂对群落的影响

3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上海市害虫防治现状。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上海市的种植结构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经济作物、特种作物等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因此,在优质高产无污染要求下,掌握虫害的预报与预防,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残留污染,制定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经济阈值,保证都市型农业的安全生产,发展优质农副产品等这些都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南汇区害虫防治的现状;目前水稻害虫的防治虽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综防体系,但经作中主要害虫发生加重,发生规律也如同水稻螟虫一样发生了某些变化,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害虫种类。目前的害虫防治现状基本上能满足当前生产上的需要,但是面对新的形式,新的情况,农业植保工作者必须能够跟上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方向,学习新知识,同时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以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为例,本研究详细的说明了县级水平害虫防治和推广的内容。螟虫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历史上就有“南螟北蝗”之称。自1950-2000年的51年中,上海地区由于水稻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变化,三种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的发生程度起伏很大。2001年南汇区的老港、东海、祝桥,发生严重,给当地农民造成了较大损失。对于螟虫的防治应该在IPM原则的指导下,在明确螟虫(尤其是二化螟和三化螟)生物学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应用抗性品种,选择适宜的播栽期等农业防治措施,综合运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减少或避免农药对天敌的杀伤作用,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同时根据物候学、有效积温法则等简单易行的方法,结合越冬基数的调查和灯诱资料的及时收集,作好短、中期的预测预报,就基本上能较好的控制螟害在经济阈值之下,创造理想的经济收益。 本文的基本结果如下: 1.在二化螟生长的最适温区27℃和30℃内,其世代存活率分别为13.24%和15.3%,种群增长指数分别为9.65和15.11,净繁殖率分别为7.687%和16.076%,内禀增长力分别为0.049和0.068,平均寿命分别为42.06天和40.97天。即是说明种群经42天左右,会增长10-15倍。 2.水稻播栽期对三化螟一、二、三代的发生危害程度有明显影响,将播栽期推迟到5/23前后,螟害发生较轻,且对产量影响较小,同时以三化螟的一、三代为例分析了播栽期与螟虫灯诱的关系,明确了5/23前后播种能够有效减少虫源81%。 3.穗期防治建议使用40%稻康EC80 ml/亩或20%三唑磷EC150 ml/亩或40%新克EC80 ml/亩,用水量为60公斤,在水稻三化螟卵孵盛期施药一次,隔7-9天再次施药,采用常规喷雾法。 4.上海市南汇区稻田蜘蛛群落有9科22种,其中以草间小黑蛛Erigonidum graminicolum、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和四斑锯螯蛛等为优势种,在8月中和9月中下出现数量高峰。7种杀虫剂当中,螟蛉特、山瑞、四季乐和锐劲特对三化螟防效较好,同时对蜘蛛群落数量和多样性影响较小,其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5.越冬代数量与4-5月份雨量关系密切,2002年4-5月份雨量大,春季越冬死亡率高达90%以上;2001年7月高温、干旱是导致三代三化螟激增的主要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将是越冬代蛾预测预报的关键因子。

著录项

  • 作者

    胡育海;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学科 农业推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施祖华,杨保国;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稻病虫害;
  • 关键词

    县级水平; 害虫防治; 农业技术推广; 水稻螟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