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角色和信誉访问控制机制的P2P传输系统
【6h】

基于角色和信誉访问控制机制的P2P传输系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目录、表目录

第1章绪论

1.1 P2P背景

1.2本文研究内容

1.3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系统概述

2.1系统简介

2.2系统架构

2.3系统功能模块

2.3.1 R2P系统Web端

2.3.2 R2P系统服务器端

2.3.3 R2P系统客户端

第3章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

3.1概念

3.2 X509证书

3.3 R2P系统证书使用

第4章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

4.1概念

4.2自动计分系统实现

4.3人工计分系统实现

4.4信誉分数对系统影响

第5章Peer-to-Peer传输的实现

5.1 Java NIO

5.2 P2P传输实现

5.3节点选择算法实现

5.4等待队列优先级算法实现

第6章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6.1实验环境说明

6.2测试对象软件介绍

6.2.1 BitTorrent

6.2.2 BitComet

6.2.3 eMule

6.2.4 R2P

6.3实验结果

6.4性能分析

6.4.1传输速度

6.4.2资源占用率

6.4.3安全性

第7章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1连接数上限的控制

7.2速度上限的控制

7.3如何防止证书被多个客户端同时使用

第8章系统演示

8.1 R2P传输系统Web端

8.1.1用户注册与登陆

8.1.2种子的下载

8.1.3证书的管理

8.1.4组织管理

8.1.5种子上传

8.1.6退出系统

8.2 R2P传输系统服务器端

8.3 R2P传输系统客户端

8.3.1导入种子

8.3.2开始任务

8.3.3停止任务

8.3.4暂停任务

8.3.5继续任务

8.3.6设置任务

8.3.7删除任务

8.3.8删除文件

8.3.9更名文件

8.3.10制作种子

8.3.11设置系统

8.3.12手动打分

8.3.13关于系统

8.3.14退出系统

第9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针对当前P2P(Peer-to-Peer)系统在用户身份辨识、权限控制以及版权管理等问题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角色和信誉访问控制机制的P2P传输系统,R2P系统。该系统以传统的P2P传输为基础,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策略,提供给用户一个安全、可控、高效的资源对等传输环境。 R2P系统使用X509证书作为用户角色的实体,证书由某一个组织签发,它决定了用户的访问许可权。证书的用户名和组织名的结合,是唯一标识证书的主键。证书在R2P系统Web端申请、签发。用户下载到本地后,在进行资源传输前必须导入证书,用来验证该用户是否有权限进行该资源的传输。证书的信息会发送到R2P系统服务器端,验证通过后返回对等节点列表,用户可以从这些节点下载资源。X509证书需要与一套私钥配合使用,证书有一个有效期,超过有效期证书自动失效。 每一套证书对应一个信誉分数,它用来实现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机制。信誉分数通过自动打分和人工打分两套算法累加所得,代表对用户提供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其中自动打分算法通过记录用户上传和下载的资源总量,实现对用户上传资源量与下载资源量比例的量化评估。人工打分算法是用户基于对其下载资源的质量判断,对最原始提供者进行打分。人工打分只有当资源完全下载后才可以进行,而且只有这一次机会,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打分。而且人工打分由于是主观打分,必须通过算法防止恶意打分等情况的出现。R2P系统采用的是PowerTrust系统的信誉打分算法,能够有效降低恶意打分的影响。两套打分算法都需要根据原有信誉度进行修正。 为了将基于角色和信誉两种访问控制机制配合起来,R2P系统对传统的P2P传输模型进行修改,使它能够结合两种访问控制策略,既能提供传统P2P的高效传输性能,又能具有安全、可控的性能机制。 R2P系统解决了存在于传统P2P软件中的版权问题、隐私问题和网络拥塞问题,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但R2P系统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将来进行改进。例如我们计划改进目前计分算法,使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用户的信誉度。此外在传输实现上,我们计划把节点选择算法和信誉分数相关联,由信誉度决定节点的候选等级,使整个R2P系统传输更加高效、稳定。最后在程序性能上我们希望进一步优化,以降低其在I/O读写和网络带宽等系统资源的占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