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赛伯空间到公共空间还有多远?——我国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研究
【6h】

从赛伯空间到公共空间还有多远?——我国网络空间与公共领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网络与公共领域

1.1 网络言论能否开辟新的公共领域?

1.2 网络公共领域的界定

2 本文的假设

3 理论背景与我国文献综述

3.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3.2 我国对公共领域的理想追求

3.3 我国网络与公共领域文献综述

4 本文运用分析方法的说明

5 本文的分析讨论

5.1 网络舆论主体分析

5.1.1网民分析

5.1.2网络舆论主体的基本特征

5.2 中文网络论坛中的公共话题

5.3 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方式

5.3.1网络论坛意见交锋的案例分析

5.3.2网络空间中多元的表达方式和特征

5.4 网络的意见传播渠道

5.4.1网络中的意见传播模式

5.4.2网络信息传播渠道中的“噪音”

5.5 网络公共空间的宏观环境

6 网络时代构建“公共领域”问题的探讨

6.1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媒体交换话题

6.2 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威

6.3 媒介素养如何培养

6.4 为公共领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7 本文的结论

8参考文献

9附录

展开▼

摘要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在这个空间可以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公共权威领域的干涉,公共意见可以形成。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就是公共领域。 在我国,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一直强调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各级传媒机构在我国都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作用尚未得到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大众传媒要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想始终难以摆脱政治权利的干预。 互联网的出现把我国“公共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