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6h】

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知识经济时代凸显中国制造“量大”与“质小”的对比

1.1.2全球制造网络为中国制造提供获取知识的机遇

1.2问题的提出

1.2.1知识观的研究角度

1.2.2本文的研究角度

1.3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主要研究内容

1.3.2结构安排

1.4研究方法

2.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概念界定

2.1.1全球制造网络

2.1.2知识

2.1.3知识转移

2.2全球制造网络研究体系的形成

2.2.1形成动因

2.2.2两大研究角度

2.2.3小结

2.3全球制造网络的联结方式

2.3.1几种不同的分类模式

2.3.2参与全球制造网络的两个主要方式:FDI与OEM

2.4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体系

2.4.1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过程

2.4.2企业吸收能力是知识转移的关键

2.4.3知识载体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性

2.4.4其他外部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2.5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

2.6本文的理论基础

3.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1概念模型

3.1.1已有相关研究概念模型

3.1.2本研究概念模型建立

3.2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

3.2.1知识转移行为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

3.2.2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

3.3知识转移效用

3.3.1知识转移平台障碍与知识转移效用

3.3.2本土企业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用

3.3.3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与知识转移效用

3.3.4知识转移行为、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与知识转移效用

3.4本章小结

4.研究方法论

4.1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1问卷设计

4.1.2数据收集

4.2变量的度量

4.2.1被解释变量

4.2.2解释变量

4.2.3控制变量

4.3主要分析方法

4.4本章小结

5.模型验证与讨论

5.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因子分析

5.2.2信度检验

5.3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和异方差检验

5.3.1多重共线性

5.3.2序列相关

5.3.3异方差

5.4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5.5进一步讨论

5.5.1知识转移行为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

5.5.2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

5.5.3知识转移平台障碍、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与知识转移效用

5.5.4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的中介作用

5.5.5联结方式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

5.6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6.3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制造业近二十年来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当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全球制造网络已经成为全球化浪潮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它扩展了传统生产系统的边界,通过有效整合全球制造网络中的资源,全球旗舰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机会。但是,在有关全球制造网络体系的研究中,从发展中国家获取知识角度所进行的知识转移的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本文首先对全球制造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构建了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体系概念模型,同时,本研究将企业规模、行业类别纳入整个影响体系,研究这些因素对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效用影响的差异性;然后通过对中国制造业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所提出的概念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深入讨论了本土企业参与全球制造网络的不同方式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全球制造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体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对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转移行为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第二阶段,国际旗舰企业所提供的知识、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和知识转移平台障碍对知识转移效用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知识转移平台障碍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为负向影响而且影响作用最大;同时,知识转移行为和知识转移双方合作关系对知识转移效用的影响作用受到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的中介作用。 (2)正式交流行为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非正式交流行为则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提供显著正相关。 (3)知识转移平台障碍不仅会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用,而且还会影响国际旗舰企业所提供的知识能否为本土企业所理解、吸收以及应用。 (4)企业内联结方式中,对知识转移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而企业间联结方式中,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知识转移平台障碍。 (5)行业与知识转移效用之间负相关,表征的是高技术行业的知识转移效用优于传统技术行业;而企业规模对知识转移效用并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作用,但在不同的联结方式中,企业规模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