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6h】

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第一节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意义

1.前言

2.植物挥发性互益素的主要化学组分、释放机制和生态学功能

2.1植物挥发性互益素的主要化学组分

2.2挥发性互益素的释放机制

2.3挥发性互益素的生态学功能

3.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及其生理功能

3.1 JA的生物合成

3.2茉莉酸类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理活性

3.3茉莉酸类物质在自然界和植物体内的分布

3.4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理作用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节基本材料和方法

1.水稻品种

2.实验昆虫

2.1褐飞虱

2.2稻虱缨小蜂

3.试剂来源

4.水稻的处理

5.行为生测的方法

6.水稻挥发物的捕集、分离与鉴定

7.水稻体内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8.稻虱缨小蜂对茉莉酸处理稻株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9.不同茉莉酸使用量对水稻挥发物组成相的影响

10.茉莉酸处理稻株与褐飞虱危害稻株挥发物活性与组分的比较

11.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存活、取食、繁殖及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11.1对褐飞虱若虫存活的影响

11.2对褐飞虱取食的影响

11.3对褐飞虱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11.4对褐飞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12.褐飞虱为害后水稻体内茉莉酸含量的时序变化

13.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节结果与分析

1.稻虱缨小蜂对茉莉酸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2.外用茉莉酸对水稻挥发物组成相的影响

3.茉莉酸处理稻株与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的活性比较

4.茉莉酸处理稻株与褐飞虱为害稻株挥发物组成的比较

5.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取食、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6.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7.褐飞虱取食危害后水稻体内茉莉酸含量的时序变化

第四节讨论

1.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2.本文的创新点

3.今后应改进及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文以水稻—褐飞虱—稻虱缨小蜂为研究体系,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诱导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茉莉酸在21.03-126.18 μg/株的浓度范围内均能诱导水稻释放挥发物,并对稻虱缨小蜂产生明显引诱作用(表3.1,图3.1).利用固相微萃取在各处理稻株上共捕集到20多种挥发物组分,其中利用GC-MS鉴定的主要挥发物组分14种,包括萜烯类2种,酮类2种,醛类1种,烯烃类1种,烷烃类化合物8种.茉莉酸处理能导致水稻新释放(E)-2-Hexenal、D-Limonene,并诱导Linalool和n-Heptadecane释放量及挥发物总量的明显增加.2)茉莉酸(63.09μg/株)处理稻株挥发物与褐飞虱危害株(10头雌成虫/株)挥发物在引诱稻虱缨小蜂的活性方面不存在差异(图3.2,3.3),这可能与2种处理稻株挥发物中引诱稻虱缨小蜂的2种或3种活性组分((E)-2-Hexenal,Linalool,n-Octadecane)(娄永根,1999)在总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有关.挥发物捕集结果还表明,尽管在鉴定的14种主要挥发物组分中的10种和挥发物总量在2种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E)-2-Hexenal、n-Pentadecane、2,6,6-Trimethyl-1-cyclohexene-1-carboxaldehyde和n-Heptadecane这4种组分在褐飞虱为害和茉莉酸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3)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取食、存活及繁殖没有明显影响;对褐飞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亦只发生在10mmol/L茉莉酸处理稻株与对照稻株间接虫后的1h.4)受褐飞虱取食为害的水稻在0-24小时内,体内茉莉酸的含量与健康水稻苗没有显著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不起重要作用.而外用茉莉酸处理和褐飞虱危害所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的异同,可能与2种处理在水稻体内所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存在交叉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