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推广
【6h】

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推广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第1章文献综述

1.1杂交水稻制种的基本原理

1.2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2.1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阶段

1.2.2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1.2.3国外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

1.3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因素

1.3.1亲本的异交特性

1.3.2异交特性的调节作用

1.3.3栽培技术

1.4影响杂交水稻制种质量的因素

1.4.1亲本纯度

1.4.2气候因素

1.5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关键技术研究

2.1浙西地区主要制种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观察研究

2.1.1材料与方法

2.1.2结果与分析

2.1.3讨论

2.2浙大8220系列组合制种技术研究

2.2.1材料与方法

2.2.2结果与分析

2.2.3讨论

2.3浙西地区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对策研究

2.3.1方法

2.3.2结果与分析

2.3.3讨论

第3章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

3.1制种形式与制种田的选择

3.1.1选择适宜的制种形式

3.1.2选好制种田

3.2亲本的播差期安排

3.2.1确定父母本的播差期

3.2.2确定父本期数和播差

3.3培育适龄多蘖壮秧

3.3.1壮秧标准

3.3.2育秧方式与面积

3.3.3秧田选择

3.3.4种子处理

3.3.5秧田肥水管理

3.4合理密植、管好肥水、搭好双亲丰产苗架

3.4.1父母本行比和密度

3.4.2加强田间管理,搭好丰产苗架

3.5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

3.5.1花期预测的方法

3.5.2花期调节的方法

3.6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

3.6.1科学使用“九二0”

3.6.2割叶

3.6.3采用适宜的授粉技术

3.7适时收获,确保种子质量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该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的制种生产实践及多年试验结果,并根据浙西地区特定的生态气候条件,总结出一套高产优质制种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观察研究了目前浙西地区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制种组合亲本在不同季别的生育动态,其中亲本有恢复系密阳46、明恢63、浙大8220、R3027及不育系Ⅱ-32A、协青早A等,明确了它们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等与制种关系密切的技术参数,为不同组合和制种季别的合理选择以及播差期的确定与花期预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料.2、以研究新恢复系浙大8220的特征特性为基础,摸索出其系列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取得的结果也为其他新组合的配制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方法.3、为探求影响发芽率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对策,对田间栽培管理、晒种及存放以及芽谷处理等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及有关专项试验,结果表明,除天气这一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影响外,晒种和存放是影响发芽率大小的关键因素.4、根据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提出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以早夏季制种为宜,即以选择梅雨季节刚过、三伏高温天气未到的7月10日至7月20日为父母本最佳扬花授粉期,同时采取定准父母本播差,强攻父本培育壮秧和搭好双亲丰产苗架等配套技术措施.以上制种措施不但能提高异交结实率,夺取制种高产,还能与一般早中熟型的早稻花期完全隔开,防止自然串花,确保种子纯度;有效控制母本稻粒黑粉病,提高种子质量;收获后能安排种植晚稻,从而提高土地和温光资源利用率,缓解种子与粮食的矛盾.

著录项

  • 作者

    张富仙;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国平,梁建设;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稻;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技术; 推广; 产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