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表征富铁土土壤侵蚀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物理学机制研究
【6h】

表征富铁土土壤侵蚀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物理学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图表目录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文献综述

2.1土壤可蚀性的研究进展

2.1.1概述

2.1.2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

2.1.3土壤可蚀性指标

2.1.4土壤可蚀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及评价

2.1.5提高土壤抗蚀性措施

2.2土壤结构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2.2.1概述

2.2.2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

2.2.3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2.4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实验室研究测定方法

2.3实验室测定团聚体稳定性来估算土壤可蚀性和土壤侵蚀的可行性及意义

3.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3.1研究材料与方法

3.2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研究

3.2.1常规方法研究

3 2.2 Le Bissonnais法测定团聚体稳定性研究(以下简称LB法)

3.4稳定性指标

3.5统计分析

4.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性质关系研究

4.1土样性质

4.2团聚体的稳定性与土壤性质关系

5.选择性提取成分的贡献

5.1材料和方法

5.1.1有机质

5 1.2游离氧化铁

5.1.3粘粒

5.2贡献指标

5.3团聚体级土壤性质

5.4 OM、FED贡献结果分析

6.结论

ABSTRACT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粮食增产与环境的持续发展中,土壤质量与环境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土壤侵蚀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南方红壤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自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加上人为不合理的利用,以水力侵蚀为主要形式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该研究应用多种方法,从团聚体稳定性的角度,研究富铁土对水力侵蚀的敏感性并探讨其影响团聚体稳定的物理学机制,对于减小水蚀危害、保护土壤资源、维持和提高生产率、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