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声景观评价与营造方法
【6h】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声景观评价与营造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绪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2 声景观研究的分类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创新点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相关理论研究

2.1.1 声景观概念

2.1.2 声景观三要素解析

2.1.3 “声”与声景观的区别

2.2.1 湿地定义

2.2.2 湿地公园

2.3 本章小结

3.研究对象的声景观基本形态分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1.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3.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3.2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组成元素

3.3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发生时段

3.4 本章小结

4.研究对象的声景观评价

4.1 游客感知评价

4.1.1 评价方法的选取

4.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3 评价结果分析

4.1.4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分区

4.2 研究区域内的声景观地图

4.2.1 制图方法的选取

4.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2.3 评价结果分析

4.3 声景观漫游路线图

4.3.1 选取特色音

4.3.2 绘制声景观漫游路线图

4.4 本章小结

5.湿地公园声景观的营造方法

5.1 传统的营造方法

5.1.1 正、负、零设计

5.1.2 声景观营造的组景六法

5.2 创新的营造方法

5.2.1 移动的声景观

5.2.2 互动的声景观

5.2.3 声音质感的联想

5.3 湿地植物与声景观

5.4 研究区域内声景观的改善策略

5.5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现代的景观设计强调多感官体验,强调除视觉感知以外的其他四种感官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联性,其中听觉感知尤为重要。在大多数城市公园中湿地公园占据少数,在其设计与保护方面应当加以重视。因此,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引入听觉体验这种新概念,将景观设计中原有的视觉体验与听觉体验相结合并加以强调,可以使游客得到更加充实的感官体验。
  本文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其声景观形态展开调研与分析。首先,调研其声景观各组成元素与发生时段。其次,通过游客感知评价(SD语义差异法)对各声音元素的好感度与协调度进行评分,使用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其声景观分区。再次,通过GIS系统绘制其声景观声压级分布图;好感度与协调度分布图;植物密度、水域密度以及建筑密度分布图。并探讨植物密度、水域密度、建筑密度与好感度和协调度之间的关联性。通过GIS系统绘制特色音分布图,探讨其声景观漫游路线。最后,基于中国古典园林组景理论对声景观的营造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声景观营造的组景六法(声景观障景、声景观藏景、声景观题景、声景观引景、声景观对景、声景观借景)并将其引入到湿地公园声景观设计研究中。同时提出移动的声景观、互动的声景观、声音质感的联想三种声景观的构造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为今后湿地公园声景观的设计提供新的营造方法,使得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元素更加完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