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家才能、生产组织与农业部门的价值创造
【6h】

企业家才能、生产组织与农业部门的价值创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点和难点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难点

第二章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演变的简要历史

第一节 解放初期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生产互助组与人民公社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三节 中国农业生产组织发展新趋势:合作社

第三章 对生产组织演变的已有解释的评述

第一节 新旧古典经济学与组织理论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派与组织理论

第四章 农业生产组织与农业部门的价值创造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组织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基于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的比较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农业部门的价值创造--基于企业家才能的视角

第五章 对农业生产组织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和山东省两县市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

第一节 影响农业生产组织化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对影响农业生产组织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历了几次历史性巨变,从生产互助组、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又不断出现,如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对于生产组织形式和制度演变问题,经济学界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以新制度学派的交易成本范式为基础展开的,很少有文献从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角度对组织和制度变迁进行解读,本文尝试性地运用奥地利学派的思想,以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角度对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考察农业部门的价值提升对企业家才能的路径依赖关系。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迁的历史,并对组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我们认为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交易成本,新制度学派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法对制度变迁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交易成本实际上是一种事后的成本,在采取相关行动之前,经济主体不可能知道交易成本的具体数值,也更不可能知道引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制度)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准确数值,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很显然赋予了经济主体这种超级“计算能力”,并理性地选择了“最优制度安排”,这一点很显然违背了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原则--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
   本文认为农业生产组织形成是企业家才能发挥的结果,农业生产组织是农民追求“市场利润”时的载体,但农民企业家对组织的选择不是盲目的,生产组织的改变服从于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要求,当一种生产组织形式阻碍了企业家才能的发挥,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必然被农业企业家抛弃或者改造,只有生产组织形式适应了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并帮助农业企业家获得“预期利润”时,这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被确立。这意味着一个地区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越多,企业家才能发挥就越充分,农业产出就越多,农业效率就越高,这是因为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帮助企业家发挥了自身才能,企业家才能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高。
   新型农业组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与当地的政府政策、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相关,正是这些因素是通过影响企业家才能发挥,进而影响着农业生产组织的形成和升级的。本文对山东省郓城县和浙江省乐清市的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研,并选取相关变量因子,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经济制度与农业生产组织化的显著相关关系,但郓城县与乐清市的农业资料对外公布的相对较少,本次调查回收数据较少,导致可供选择的变量相对狭隘,致使在实证方面的说服力上有所欠缺,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遗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