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6h】

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简表(Abbreviations)

1.1.1 血清白蛋白

1.1.2 脱氧核糖核苷酸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溶液的配置

2.2.4 紫外-可见光谱法

2.2.7 三维荧光光谱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猝灭机制

2.3.2 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2.3.3 药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

2.2.4 作用位点

2.3.5 能量转移

2.3.6 相互作用对BSA构象的影响

本章小结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溶液的配置

3.2.3 紫外-可见光谱法

3.2.4 荧光光谱法

3.2.5 粘度法

3.2.6 圆二色光谱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合方式分析

3.3.2 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3.3.3 作用力类型

本章小结

4.1 前言

4.2 分子模拟简介

4.3 实验部分

4.3.3 药物与大分子的对接

4.4 结果与讨论

4.4.1 ACEIs与BSA的对接结果

4.4.2 苏尼替尼与DNA的对接结果

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展开▼

摘要

本文借助多种光谱法以及计算机模拟法相结合分别研究了ACEI类药物与BSA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苏尼替尼与DNA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今后进行药物创新、开发、优化以及筛选提供了理论及实验基础。
  本文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在模拟生理环境的条件下研究福辛普利、苯那普利、卡托普利以及培哚普利与BSA的猝灭机制,其中卡托普利以及培哚普利为静态猝灭,而福辛普利、苯那普利的猝灭机制为动静结合猝灭。结合位点除卡托普利结合在SiteⅡ位,其余均在SiteⅠ位,并且均以1∶1结合。结合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利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的变化获知了药物与BSA结合主要作用力都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并且后期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所得的结论进行了印证。此外,还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同步荧光法、三维荧光光谱法四种光谱实验数据证实药物与BSA相结合后BSA的构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即发色基团色氨酸残基周围的微环境极性降低,疏水性增加。并且通过红外光谱法得知,相互作用后BSA的α-螺旋含量降低。
  在研究苏尼替尼与DNA相互作用时首先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粘度法共同分析苏尼替尼与DNA的结合方式是是沟渠结合。而后利用紫外光谱法得知苏尼替尼与DNA为1∶1结合,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二者的结合常数,并以此获知苏尼替尼与DNA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和静电作用力。以上结果均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苏尼替尼与DNA为沟渠结合,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和静电作用力,与实验所得数据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