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螺旋槽干气密封高压端面变形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6h】

螺旋槽干气密封高压端面变形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干气密封原理

1.2.1 端面动压槽几何形状

1.2.2 干气密封运行机理

1.2.3 典型干气密封结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密封变形研究方法

1.3.2 变形影响因素

1.4 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压干气密封端面间隙气膜特性

2.1 引言

2.2 螺旋槽干气密封的参数

2.2.1 几何参数

2.2.2 密封性能参数

2.3 理论模型

2.3.1 气膜压力控制方程

2.3.2 数学模型的无量纲化

2.3.3 变分方程的建立

2.3.4 边界条件

2.3.5 程序计算流程

2.4 端面间气膜热效应影响分析

2.4.1 端面间气膜实际热力过程影响分析

2.4.2 端面间气膜热粘效应影响分析

2.4.3 介质气体物性参数对热效应的影响

2.5 端面间微尺度效应影响分析

2.5.1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5.2 气体滑移流效应的影响

2.5.3 微尺度耦合效应的影响

2.6 端面间热粘效应及微尺度效应的耦合影响分析

2.6.1 各效应对密封性能影响比较

2.6.2 热粘效应及微尺度效应间的耦合作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压干气密封变形理论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数学模型

3.3 膜压变形理论

3.3.1 三维实体等参元弹性理论

3.3.2 三维实体等参元有限元法分析过程

3.3.3 弹性变形流固耦合计算

3.4 扭转变形理论

3.4.1 皮采诺环形零件的轴对称变形理论

3.4.2 盖马圆环理论

3.4.3 变形量的计算

3.4.4 扭转变形可靠性验证

3.4.5 圆环理论对密封环的使用范围研究

3.4.6 机械密封膜压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

3.5 综合变形计算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压干气密封机械变形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膜压变形

4.2.1 材料的影响

4.2.2 操作参数的影响

4.2.3 端面几何结构参数的影响

4.3 扭转变形

4.3.1 材料的影响

4.3.2 密封环单结构因素的影响

4.3.3 多目标结构参数的影响

4.3.4 多目标结构参数的正交法优化

4.4 综合变形

4.4.1 几何模型和计算参数

4.4.2 综合机械变形影响成因分析

4.4.3 各影响因素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压干气密封变形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原理

5.3 实验装置

5.3.1 机械设计部分

5.3.2 实验测试项目及方法

5.4 实验方案

5.4.1 实验内容

5.4.2 实验测试模型及参数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实验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5.5.2 静压开启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5.5.3 端面高压变形磨损测试结果及分析

5.5.4 高压干气密封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A 螺旋槽干气密封解析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流体机械向高速、高压等工况的发展,密封环端面高压机械变形导致的磨损失效问题日益突出。论文对高压工况下干气密封的气膜特性、端面变形机理和变化规律开展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首先,在对气膜实际特性影响分析中,基于气体润滑理论,综合考虑密封气膜的热力学特性和表面微尺度效应,建立了高压气膜润滑密封特性分析模型,揭示了高压工况下热粘效应、表面粗糙度效应、界面滑移效应对密封端面气膜压力分布及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高压实际热力过程与等温过程相近;热粘效应能提高密封承载力,并对密封性能影响起主导作用;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提高密封动压效应及稳定性,降低泄漏量;滑移流效应使泄漏率增大。 接着,分别基于圆环理论和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建立扭转变形无量纲计算模型和流固耦合计算模型,提出端面膜压引起端面扭转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膜压变形可提高密封稳定性和动压效应,但泄漏率增大;当po≥3MPa时,开启力受其影响较小,而泄漏率和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大;当h0≥3μm时,膜压变形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本文操作条件下螺旋槽端面几何参数优选值为槽数Ng=12,槽深比H2=3,螺旋角α=15°,槽坝比ψ=0.7,槽台宽比e=1.0。 扭转变形使端面沿泄漏方向形成发散间隙,复杂截面密封环上台阶的长或宽小于3mm时,可直接忽略台阶影响。扭转角随台阶半径比和长度比以及O形圈位置的长度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台阶宽度比、内径的增大而减少,其中台阶宽度比的影响最为显著;相比密封结构,O形圈位置影响较小。 综合变形使端面形成发散间隙,其中以扭转变形的影响为主,结构因素在高压干气密封设计中占主导地位。综合变形使开启力降低,泄漏率增大;高压条件下,转速对密封膜压、膜厚和变形的影响不大。单位面积所受承载力大的静环(结构b)端面变形和膜厚大于承载力小(结构a)的环,结构a的开启力大于结构b,结构a的泄漏量小于结构b。当O型圈的位置远离密封端面(a处)时,端面变形影响较大,密封端面开启较为困难,泄漏量大;当O型圈的位置接近密封端面(b处)时,端面变形影响较小,开启相对容易,泄漏量小,但影响不如结构尺寸的影响显著。 最后,通过搭建高压干气密封实验台,测试膜厚、泄漏率、端面磨损等数据,研究了高压干气密封端面的变形机理。实验表明:实测泄漏率及膜厚与理论计算值趋势一致,数值结果基本吻合。5MPa压力下各结构因素的膜厚在4.0μm至6.1μm之间,此时密封具有良好的静压开启性能。结构因素对密封开启性能影响较大,结构尺寸对变形和密封性能的影响大于密封圈位置的影响,运行后的密封端面外径处出现磨损,沿径向的磨损长度、磨损量、粗糙度及泄漏率的分布或变化规律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验证了高压干气密封变形和磨损之间的关系和上述分析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论文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完善了干气密封高压变形的理论,可为高压干气密封端面抗变形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