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智能厨电操作界面可用性研究——以智能电饭煲为例
【6h】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智能厨电操作界面可用性研究——以智能电饭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流程与架构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方法

2.1 智能厨电的界面交互研究

2.1.1 智能厨电的现状与趋势

2.1.2 智能厨电交互界面

2.1.3 智能厨电的界面交互设计原则

2.2 可用性工程

2.2.1 可用性定义与目标

2.2.2 可用性设计原则

2.2.3 可用性评估方法

2.2.4 可用性评价准则

2.3 心智模型

2.3.1 心智模型的定义与发展

2.3.2 用户心智模型的构建与特征

2.3.3 用户心智模型的分类与研究方法

2.4 研究方法及步骤

2.4.1 研究方法

2.4.2 研究步骤

第三章 用户心智模型的捕获与构建

3.1 前期准备

3.1.1 市售产品调查

3.1.2 研究样品的选取与分析

3.2 心智模型获取实验

3.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3.2.2 研究对象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步骤

3.3 心智模型构建分析

3.3.1 内容分析编码

3.3.2 关联矩阵建立

3.3.3 用户心智模型图

3.4 心智模型图的解读

3.4.1 界面可用性评价的关键要素

3.4.2 界面可用性评价的要素关系推导

3.4.3 界面可用性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智模型图的应用与验证

4.1 新界面设计

4.1.1 界面设计对比

4.1.2 操作流程对比

4.2 可用性对比实验

4.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4.2.2 实验准备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步骤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操作绩效分析

4.3.2 SUS可用性评价分析

4.3.3 NASA-TLX工作负荷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研究样机产品界面及主流程

附录2 智能电饭煲界面IUE关联矩阵

附录3 智能电饭煲界面用户心智模型图

附录4 新界面设计及主流程说明

附录5 可用性对比实验之「用户主观感受评价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智能厨电凭借其多功能、人性化的产品特性,为快节奏的现代人群打造轻松便捷的厨房工作环境,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与生产企业的关注,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功能的负累与设计的缺失,导致市面上智能厨电的产品操作界面普遍存在严重可用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操作感受,对智能厨电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阻碍。
  本文以智能电饭煲操控界面为研究实例,结合心智模型理论,对智能厨电操控界面的可用性设计研究提出新思路。研究通过阶梯访谈与手段-目的链分析法获取及归纳用户可用性评价要素,依据其关联性绘制关系图谱,直观呈现智能电饭煲用户对于操控界面的心智模型,该模型涵盖操控界面可用性设计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了解产品界面可用性问题症结及其成因与影响,在界面创新与改进阶段,为设计研发者提供设计依据与理论参考。研究最后依据该模型推导设计建议,对智能电饭煲实例界面进行改进,通过绩效对比实验,验证心智模型在界面可用性设计研发阶段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手段目的链分析方法,探索用户心智模型的视觉化呈现及其与界面可用性设计的内在联系,对智能厨电操控界面的可用性设计研究提出新思路,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