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作流描述语言,建模方法的比较及扩展研究
【6h】

工作流描述语言,建模方法的比较及扩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工作流技术概述

1.1.1工作流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1.1.2工作流相关概念

1.2工作流研究现状

1.2.1工作流产品难以普及

1.2.2工作流可研究内容

1.2.3工作流技术给软件开发带来的好处

1.3课题研究意义

1.4本文主要工作

1.5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工作流描述语言比较研究

2.1工作流描述语言介绍

2.1.1基于标准XML的描述语言

2.1.2基于Web Services的描述语言

2.2 XLANG和WSFL的比较分析

2.2.1总体结构

2.2.2控制转移

2.2.3异常处理

2.2.4支持事务

2.3 BPEL4WS、XPDL和BPML的比较分析

2.3.1语言功能比较

2.3.2语言结构比较

2.3.3语言细节比较

2.3.4事务和异常处理

第三章工作流建模方法比较研究

3.1工作流模型

3.2建模方法比较

3.3扩展Petri网

3.3.1 Petri网在工作流建模中的优点和不足

3.3.2对Petri网的扩展

第四章用扩展Petri网实现工作流模式

4.1基本控制流模式

4.2高级分支和同步模式

4.3结构化模式

4.4多实例模式

4.5基于状态的模式

4.6取消模式

4.7几种新的模式

第五章BPEL4WS的研究和扩展

5.1 Web服务概述

5.1.1 SOAP

5.1.2UDDI

5.1.3 WSDL

5.1.4 WSDL与BPEL4WS的关系

5.2 BPEL4WS分析

5.2.1 BPELAWS的特点

5.2.2 BPEL的元素

5.3工作流模式到BPEL的转化

5.4 BPEL数据处理能力的扩展

5.5使用BPEL开发一个简单的流程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和组织结构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工作流技术的出现为解决复杂的业务流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业界对工作流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流的实现技术方面,在工作流理论研究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本文着眼于工作流理论研究,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基于工作流研究现状,详细比较了各种工作流描述语言在不同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各种工作流建模方法的优缺点,对工作流技术相关研究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工作流模式是指工作流过程模型的运转模式,目前已成为国外工作流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基本的工作流模式有二十种。目前几乎还没有一种工作流产品能够支持全部工作流模式。本文在分析Petri网建模能力的基础上,对Petri网进行了几点扩展: 1.扩展库所颜色集,使其包含整型和逻辑型,相应Token可取值整型数和逻辑型数。 2.增加弧表达式,体现控制数据。 3.增加Guard表达式,限制变迁的执行条件。 扩展之后的Petri网具有更强的建模能力,通过对二十种基本工作流模式的建模结果表明,基于这种扩展Petri网的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全部工作流模式。 三、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已经成为趋势,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自发布以来,已逐渐成为Web服务整合方面的标准。本文分析了BPEL的特点,讨论了BPEL对工作流模式的支持程度,给出了工作流模式的BPEL实现,为可视化建模和生成BPEL文档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针对BPEL在数据处理能力上的不足,对copy和from元素进行属性扩展,解决了BPEL多个源变量的赋值问题,增强了BPEL的数据处理能力,最后使用BPEL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业务流程实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