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容他者——恩里克·杜塞尔的解放伦理学研究
【6h】

包容他者——恩里克·杜塞尔的解放伦理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杜塞尔其人其学

(二)杜塞尔解放伦理学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二、从解放神学到解放伦理:关于他者事件的神学隐喻

(一)面对他者的范式:上帝对话摩西

(二)遮蔽他者的范式:该隐杀死亚伯

(三)解放他者的范式:出埃及记

(四)小结

三、全球化与排斥时代的解放伦理

(一)全球视野的世界历史

(二)作为世界体系中心运作的现代性

(三)世界体系与现代性的局限

(四)小结

四、解放政治的未来图景:重建乌托邦

(一)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历史蓝图”

(二)解放道德观的六个重大原则

(三)一种制止生活遭到破坏的乌托邦

(四)小结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解放伦理从他者开始。“他者”在杜塞尔的观念里主要包括:大男子主义性别制度中的妇女、文化垄断之教育中的孩子和青年,以及备受剥削和压迫的人民——特指穷人,但不能单单被视为某个人或某一社会阶层;它还包括处于边缘地位、依赖第一世界来存活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包括因着语言、种族、宗教等因素被排斥的民族,如印第安人、非洲黑奴等等。所谓“包容他者”,简而言之就是“让他者成为他者”。只有让他者成为他者,历史才能成为历史,解放才有可能。因此,本文以恩里克·杜塞尔为中心来讲述这个他者的故事。这是因为他乃20世纪拉美解放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著名的拉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他大概是最早发现“穷人”这个主题的解放神学家,他不但在“伦理”这个主题上深化了解放神学,还开启了第三世界的神学和伦理反省之门。此外,他还格外关注政治问题,他从道德角度批评了现存资本主义秩序,并通过其解放道德观来指引建立一种“制止生活遭到破坏”的乌托邦。本文据此将杜塞尔的解放伦理思想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杜塞尔在“伦理”这个主题上对解放神学的深化。这种想法除了受到列维纳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源自于他对原始基督教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他认为在基督教神学构建中,有必要回顾并反思早期教会的历史,这样才能正视穷人作为“他者”的存在,认识到“人民”即劳苦大众存在的信仰意义,从而得以将“穷人”视为上帝之国的主体存在。换句话说,杜塞尔的解放伦理是对穷人的责任所发出的要求,重思整体的道德问题,让“终末之地”成为恒常审判的标准。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杜塞尔的中期解放伦理思想,它延续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对拉美文化历史的研究,并由此扩展至全球范围内的欧洲中心主义。他借助文化分析方法,创造性地将历史学与欧洲的现代性联系起来,以一种全球性视角来考察世界历史;并从这种全球性角度重构了“现代性”这个概念,进而从现代性起源、发展和当前危机出发,对世界体系与现代性进行深刻的反思。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解放伦理不只是为了第三世界,而乃涉及整个地球。在这样一种时代,若无普世意义的解放,很难论及拉美真正的解放。因此,杜塞尔试图战胜发展至今500多年的世界体系本身,解放从现代性一开始就被否定的边缘,从边缘出发建立一个贫穷人民的乌托邦。
  第三部分则论述杜塞尔近期对政治问题的关注,这其实是对其前中期伦理话语的延续,因为其前中期的伦理著作就包含了对政治问题的探讨。该部分的重点在于杜塞尔面对人类生活遭到破坏,以及他们痛苦地追寻未来的出路,而重新弘扬似乎已被历史贬抑和否定的乌托邦思想,以其解放道德观在各个领域对战胜全球资本主义起到指引作用。他坚信政治地对他者说“是”是政治伦理性的绝对准则,并希望通过政治行动来肯定、尊重穷人、被压迫阶级、依附民族,让其是其所是。而这个对未来的希望,关乎整个边陲世界的解放或灭亡!
  通过以上划分,本文不但得以系统地梳理杜塞尔的整个解放伦理体系;还清楚地揭示出其解放伦理学与解放神学、解放哲学和解放政治学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有效地厘清了杜塞尔同其他拉美思想家,以及列维纳斯、阿佩尔和哈贝马斯等人之间的关系;大致总结出原始基督教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拉美解放思潮等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对全球化、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性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并提供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通过杜塞尔所倡导的公平、多元对话,以解放处于边陲世界的人民,同“他者”一道续写和平的赞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