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
【6h】

我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股票期权概述

二、西方国家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践及评价:以美国为例

三、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静态视角

四、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前景分析:动态视角

五、我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改革在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及产权改革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但在激励机制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企业改革需要有相关配套的激励机制作为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继续探索各类激励方式使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最近,国资委于2005年12月19日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限制管理层通过增资扩股,但鼓励对管理层奖励股权或股票期权。 本文通过介绍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运行机理,以及国外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践及评价,对中国企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必要性和障碍进行了静态分析,并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在中国的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股票期权制度概述。包括股票期权的内涵、理论基础和运行机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方国家实施股票期权的状况。以美国为例,阐述其发展历程、基本构成要素、种类和评价。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实施股票期权的现状。首先对中国实施的股权激励进行了整理分类,然后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分析了中国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同时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面临着股票来源受法律限制、股票市场有效性不强、管理层目标不确定、企业家稀缺等现实障碍。第四部分从动态角度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在中国推行的前景。我国在政策、法律、经济等环境上的变化趋势都将有利于股票期权的推行。第五部分主要针对以上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运用了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外到国内、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路,采用了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法、计量经济学的统计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方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首次运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实障碍和有利条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引用了最新出台的法规政策和统计数据,因而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2)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并借助spss统计软件和目前国内较为典型的25家上市公司的最新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检验,本文重新审视了我国企业股价和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强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