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以温州医学院为例
【6h】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以温州医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转变

2.高校扩招的直接影响

3.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三)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四)问题限定

1.对大学生的限定

2.对研究样本的说明

(五)文献综述

1.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趋势分析及文献综述

2.有关大学生生涯发展及规划教育趋势分析及文献综述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就业和大学生就业

2.职业生涯规划

3.就业指导

(二)理论基础

1 、特性与因素理论

2 、个性-职业匹配理论

3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一)问卷的调查及分析

1.问卷的形成与实施

2.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二)个案访谈思路和形式的设计

1.学生个案访谈结果及分析

2.家长访谈、用人单位访谈记录及分析

3.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人员访谈纪录及分析

(三)小结: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2.学校存在的问题

3.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探析

(一)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主体性就业意识

2.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3.不断自身提高就业能力

(二)学校方面

1.就业指导模式向生涯辅导模式转变

2.从就业指导教育向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并重的转变

3.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三)社会方面

1.落实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氛围

2.与高校对接,参与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3.增强职业尘涯规划教育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向市场化、多渠道、多形式的趋势发展。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虽然已经全面展开,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研究的缺失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下,重新审视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三者的关系,提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要重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从学校、学生、社会和家庭等几个方面探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回顾和总结了生涯辅导理论和主体性教育理论,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探讨了大学生就业主体性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前提。同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大学生生涯发展问题研究趋势”、等问题的文献分析,把前人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其次,本文以温州医学院为个案,对部分大学生、教师、就业部门领导和部分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等进行大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综合进行分析,结论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不够。而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主体意识不够的因为很复杂,不仅有毕业生自身的因为,就业政策、就业体制和大学生就业认识的社会、家庭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因为。
   最后,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自身、高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分析,针对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就业能力欠缺,社会和高校对职业规划重视不够、就业服务体制的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从学生个人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等角度探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即在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竞争力,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和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职场之间的合力加以整合,实现大学生良好地完成社会化,尤其是帮助他们实现向职场的顺利过渡,从“学生人”尽快转变“职场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