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镇成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玉环县乡镇成校的个案分析
【6h】

乡镇成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玉环县乡镇成校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三)研究综述

1、研究的起步期:90年代初期以前

2、研究的活跃期:90年代初期到2000年,

3、研究的滑坡期:2001年至今

(四)研究目的、意义

1、有利于乡镇成校的发展

2、有利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3、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成人教育

2、农村成人教育

3、乡镇成校

(二)研究理论基础

1.终身学习理论

2、学习化社会理论

三、玉环县乡镇成校发展现状

(一)玉环县乡镇成校的发展背景

1、玉环县基本情况概述

2、玉环县自然资源概述

3、玉环县社会经济概述

4、玉环县教育状况概述

(二)玉环县乡镇成校的发展历史

1、80年代,乡镇成校发展的起步期

2、80年代术—90年代中期,乡镇成校发展的红火期

3、90年代末后,乡镇成校发展的滑坡期

4、2003年后,乡镇成校发展的复苏期

(三)玉环县乡镇成校的发展现状

1、玉环县乡镇成校概述

2、玉环县乡镇成校发展状况

四、玉环县乡镇成校典型个案分析

(一)发展良好的乡镇成校

1、成校发展的乡镇背景

2、成校发展的现状

3、成校发展成功的原因分析

4、成校发展的趋势

(二)发展不景气的乡镇成校

1、乡镇背景

2、成校发展状况

3、发展不景气的原因分析

五、促进乡镇成校发展的对策

(一)、宏观对策

1、政府重视,合理考核

2、革新体制,科学管理

3、扩大投资,自主创收

4、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二)微观对策

1、建设专业化的成校师资队伍

2、建立高效的成校管理体制

3、创造实用的成校教育内容

4、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理论研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农村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成校”)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作为一个最了解农民、最接近农民的教育阵地;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是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再教育的主场地和科技致富的起源地;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优势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社会变迁及经济体制变革,乡镇成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内部困境和外部不利条件的制约。至90年代末,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乡镇成校的发展走下坡路,办学不景气,乡镇成校的发展步入低谷。 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历史任务提出,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发,乡镇成校的发展虽仍然面对着许多的问题,但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乡镇成校的发展又呈现了新的活力,乡镇成校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即将到来。 本研究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运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浙江省玉环县十一所乡镇成校进行深入的调查访谈,并对其中的四所乡镇成校作了深度的个案分析,同时选择多所乡镇成校作为辅助性个案,从而真实展现了当前乡镇成校的现实状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农村的现实情况,对未来乡镇成校的进一步发展尝试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对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玉环县乡镇成校发展的历史、现状,叙述了玉环县乡镇成校的发展背景,乡镇成校的发展历史,乡镇成校教育状况。 第四章为玉环县乡镇成校个案分析,主要介绍了两所发展良好的乡镇成校的乡镇背景,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成功的原因,并预测了其发展的趋势。同时,介绍了两所发展不景气的乡镇成校情况,并分析了其不景气的原因。 第五章为乡镇成校未来发展对策的设想,在前几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乡镇成校未来发展对策的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