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的植物生物质还原制备及应用初探
【6h】

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的植物生物质还原制备及应用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纳米科学与技术

1.1.1纳米科学与技术简介

1.1.2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1.1.3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

1.1.4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物理法

1.2.2化学法

1.2.3生物法

1.3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的用途

1.3.1银纳米材料的用途

1.3.2金纳米材料的用途

1.4纳米材料制备的生物还原法

1.4.1纳米材料制备的微生物还原法

1.4.2纳米材料制备的植物还原法

1.4.3生物还原制备的纳米材料的潜在应用

1.5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芳樟叶及其提取液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

2.1引言

2.2实验部分

2.2.1实验材料和试剂

2.2.2实验仪器

2.2.3芳樟叶干粉还原实验

2.2.4芳樟叶成分的测定

2.2.5还原产物表征

2.3结果与讨论

2.3.1芳樟叶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

2.3.2芳樟叶干粉还原制备金纳米颗粒

2.3.3芳樟叶提取液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

2.3.4纳米颗粒形成机理初探

2.4小结

第三章中草药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材料和金纳米材料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实验材料和试剂

3.2.2实验仪器

3.2.3植物生物质还原实验

3.2.4还原产物表征

3.2.5晶面夹角的计算

3.3结果与讨论

3.3.1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

3.3.2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线

3.3.3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片及其树枝状银晶体

3.3.4用于银纳米材料形貌控制的植物干粉筛选规律初探

3.3.5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金纳米颗粒

3.4小结

第四章管式微反应器内植物还原连续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工艺研究

4.1引言

4.2实验部分

4.2.1实验材料和试剂

4.2.2实验仪器

4.2.3银纳米颗粒的连续法制备

4.2.4还原产物表征

4.3管式微反应器内流体沿反应管轴向的温度分布计算

4.4结果与讨论

4.4.1加热温度的影响

4.4.2进料体积流率的影响

4.4.3原料预热处理和不同混合方式的影响

4.4.4管式微反应器中流体的轴向温度分布对银纳米颗粒形成过程的影响

4.5小结

第五章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和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评价

5.1引言

5.2实验部分

5.2.1实验材料

5.2.2实验仪器

5.2.3侧柏叶提取液和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5.2.4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评价

5.2.5拟均相催化反应体系中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评价

5.2.6还原产物和催化剂的表征

5.3结果与讨论

5.3.1银溶胶的快速制备研究

5.3.2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评价

5.3.3金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评价

5.4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催化和光学性能而得到广泛重视,其制备与应用已成为当今纳米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对于传统的物理法和化学法,近年来出现的基于微生物或植物的生物还原法,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纳米材料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发展前景的新颖制备方法。在原材料方面,相比微生物繁琐的筛选与培养过程,植物及其提取液的获得和使用更加简便,得到了一定的关注。然而,目前有关植物及其提取液制备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简单的条件实验和纳米材料的表征等,很多重要的基础问题还远未搞清楚,例如:贵金属纳米材料形貌和颗粒粒度的控制仍较为有限,植物及其提取液的工艺路线和还原反应器,以及还原工艺条件的优化均未见报道。这些基础问题的解决对于建立一种贵金属纳米材料形貌和粒度调控的新方法,以及建立实际可行的植物生物还原制备工艺过程与关键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本工作旨在利用植物干粉及其提取液来还原Ag+或[AuCl4]-获得相应的银和会纳米材料。通过对植物干粉的筛选,以及植物还原过程的工艺路线的优化和还原反应器的设计,建立了一套可调控银和金纳米材料的形貌及颗粒粒度的新方法,并初步探索了银纳米颗粒的抗菌应用和金纳米颗粒的催化应用。 首先,本工作利用了芳樟叶干粉还原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并在芳樟叶提取液还原体系中引入纳米晶种,以调控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度。通过改变芳樟叶干粉的用量,可以调控获得粒度在55-80nm之间的近球形银纳米颗粒、边长在25-150nm和厚度约为7 nm的三角金纳米片以及粒度在10-35 nm之间的近球形金纳米颗粒。在芳樟叶提取液还原Ag+体系中引入适量的银纳米晶种,促进了银纳米颗粒各向异性生长,而在芳樟叶提取液还原[AuCl4]-体系中引入适量的金纳米晶种,反应快速产生的金原子在金晶种上的快速累积,促进了金纳米颗粒各向同性生长。芳樟叶干粉的初步成分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还原糖、黄酮等多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对Ag+和[AuCl4]-起还原作用。 其次,本工作采用来源广泛而极易获得的中草药植物干粉,在30℃的条件下对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的形貌进行可控制备,并研究植物干粉还原制备银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过程的共性规律。利用红花、菊花、淫羊藿、夏枯草、金钱草等五种植物干粉可用于制备近球形银纳米颗粒;栀子和金银花可用于制备单晶银纳米线,银纳米线的平均直径约为45 nm,长度可达10μm以上,银纳米线是由近球形银纳米颗粒串接并沿[110]方向生长的。金银花和厚朴花可用于制备银纳米片,银纳米片是由粒度较小的近球形银纳米颗粒逐渐转化而来的,纳米片重叠生长,易于形成树枝状银晶体。基于植物干粉红外光谱计算所得的各向异性生长指数(S)可作为植物干粉筛选的参考依据之一,S>1.0的植物干粉可促进银纳米材料各向异性生长,而S<1.0的植物干粉可促进银纳米材料的各向同性生长。植物干粉在还原制备金纳米颗粒方面是普遍适用的,利用不同的植物干粉来还原HAuCl4,可获得不同粒度分布的球形金纳米颗粒和三角金纳米片,研究还发现雏形的“纳米片”是由许多10 nm以下的近球形金纳米颗粒团聚形成的。 再次,研究了植物提取液还原连续制备银纳米颗粒工艺,并考察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纳米颗粒形貌和粒度的影响规律。管式微反应器适宜的加热温度为90℃,在该温度下,可以将银晶核的形成过程与银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分开,不存在二次成核,因此能够获得粒度分布较窄的银纳米颗粒;原料液经过预热处理有利于获得粒度分布较窄的银纳米颗粒。三通的适宜夹角为60°或90°。获得粒度分布较窄的银纳米颗粒的适宜进料体积流率为0.5 mL·min-1或0.8 mL·min-1;在相同的进料体积流率下,反应管内径越小,流体温度越均匀,银晶核成核速度越快,所得的银纳米颗粒粒度分布也越窄,反应管的适宜内径为2 mm或3 mm。 最后,通过液体培养基法和固体培养基法评价了银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采用了侧柏叶提取液还原制备了Au/TiO2催化剂,并以4-肖基酚(4-NP)向4-氨基酚(4-AP)的催化转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对所得的Au/TiO2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评价。采用侧柏叶提取液快速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4 ppm和27 ppm,而银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4 ppm。侧柏叶干粉所制得的金纳米颗粒较稳定,且对4-NP的催化转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利用侧柏叶提取液制备的Au/TiO2催化剂对4-NP的催化转化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30℃下制备的Au/T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60℃和90℃下制备的催化剂;经过300℃焙烧处理之后的Au/T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未焙烧的催化剂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