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PP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中的应用:从公共服务质量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6h】

PPP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中的应用:从公共服务质量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的意义

3.文献综述

4.本文的基本观点

5.本文的研究方法

6.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公共服务质量:政府与市场关系争论的简要回顾

第一节政府与公共服务:传统解释

1.提供公共物品:新古典经济学对政府角色的定位

2.物品分类和公共服务的多样性

3.政府失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局限性

第二节重读公私部门的“二元化”: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1.二元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

2.政府与市场:有距离的共生关系

3.博弈与合作:提供公共产品的新途径

第二章PPP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例证

第一节PPP模式:内涵与特征

1.合作:PPP概念中的关键词

2.特征

3.PPP的优势:从与民营化的区别看

第二节PPP模式的英国经验及其推广

1.PPP模式的英国起源与发展

2.欧陆与中国的应用

第三节PPP模式下的公私关系:保持距离的合作

第三章PPP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中的应用:背景与可能性

第一节PPP模式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现实背景与需求

1.医疗服务的属性

2.市场运作: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选择

3.政府管制与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市场失灵

第二节政府支出不足与医疗服务的下降

1.医疗服务:政府支出的变化分析

2.政府投入不足与卫生绩效之关联

第三节PPP模式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政府与医院的变革

1.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英国经验

2.政府治理体系的变革

3.医院管理体制变革

4.理论上的先行探索

第四章PPP模式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现实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PPP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有限性:某医院的案例

第二节政府对市场化的矛盾态度和利益博弈

1.放松管制:缓慢的市场化进程

2.利益博弈: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第三节与现行公立医院体制上的冲突

1.人事行政关系

2.监管关系

3.财务管理关系

4.私营方投资回报与政策稳定性、延续性

5.PPP项目医院的性质确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是要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背景下,来分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通过市场来供给公共物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探讨PPP模式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分析,可以帮助政府拓宽医疗卫生融资,解决医疗卫生投入不足问题,减轻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压力;研究医疗服务提供主体的差异化与层次化,有助于探寻非政府力量在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中的作用,为变革医疗卫生体制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与市场机制的比较优势通过竞争和合作而得以较为完善的发挥。政府必须在不放弃制定公共政策的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使政府决策和亲自供给公共服务的模式逐步转变为政府决策后由以市场机制为杠杆调动多种组织在竞争中完成公共服务生产的供给模式。另一个主要观点是,当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降,与其说是市场化的结果,毋宁说是市场化不够的结果。事实上,在这一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根本没有结成伙伴关系,从而分担公共服务提供的责任,通过合作分享利益。 本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由四章内容构成。在第一章中,本文以公共服务质量为基点,检验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试图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在这里,作者认为,结成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接下来的第二章“PPP模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例证”中,作者首先对PPP模式中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对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描述分析,提出政府与市场“保持距离的合作”是所有西方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运用PPP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三从经验的角度检讨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国该领域应用PPP模式的几个背景和动因,认为政府与医院关系的变革经验为运用PPP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由于PPP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还没有具体运用的案例,虽然作为一个改革战略和发展趋势,中国将来必然会借用这种模式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但我们必然同时分析,在当今的改革进程和现实的体制框架下,什么样的因素可能成为将来运用这一模式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在最后第四章中,我们重点分析了政府对市场化改革的态度、利益博弈、体制冲突等制约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