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地原型分析
【6h】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及盆地原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0.1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0.2相关领域及区域研究进展

0.2.1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现状

0.2.2走滑断裂构造的研究现状

0.2.3绥滨地区盆地构造的研究现状

0.3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量

0.4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一章区域地层格架及构造层划分

1.1区域地层格架

1.2区域构造层划分

1.3区域构造演化简史

第二章基底构造及前期正断层的特征

2.1基底结构

2.2前期构造形迹及其特征

第三章主期构造挤压变形的基本格局与动力学背景分析

3.1挤压变形的基本构造样式与空间展布

3.2挤压变形构造样式与运动学模式

3.3挤压变形的动力学背景

第四章后期构造形迹及后期构造特征

4.1后期逆断层及其特征

4.2后期走滑断层及其特征

4.3构造改造的动力学背景

第五章晚中生代盆地原型分析

5.1晚中生代各层系的赋存现状

5.2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沉降特征分析

5.3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盆地原型

5.4晚中生代盆地的改造和残留

第六章构造演化对油气富集条件的影响

6.1盆地原型与资源潜力

6.2储油构造的成因类型

6.3勘探区带划分与优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绥滨地区中生代的地质格局经历了由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向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晚侏罗一早白垩世盆地的沉降和充填过程,丰要受古亚洲洋构造体制的控制,而中晚侏罗一早白垩世盆地的改造作用则完全受滨太平洋构造体制控制。 绥滨地区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接踵发育了两个成因机制不同、展布范围不同、充填特征不同的沉积盆地。中侏罗世在古亚洋闭合、碰撞造山后应力松弛背景下的南北向伸展体制中,沿NEE向的的先存构造薄弱带,局部裂陷作用发生,三江盆地开始发育形成,首先发育的是绥滨组海陆交互相沉积,之后经过短暂的沉积间断,晚侏罗世东荣组越过初始裂陷范围而发育,沉陷作用增强。晚侏罗世晚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开始转为南北向的挤压,自南向北仰冲的盆缘断裂控制了区域构造线近东西向的原形盆地发育,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陆续沉积。 绥滨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形迹主要可归结为五个期次:第一个期次的构造形迹形成于东荣组末,构造形迹为后生正断层。第二个期次为滴道组一城予河组沉积时期的同沉积断裂,构造背景为东荣一城子河组沉降格局的调整。第三个期次的构造形迹形成始于穆棱组末,持续于整个东山组沉积时期;构造形迹为逆冲-褶皱构造。第四个期次的构造形迹形成于晚白垩世末;构造形迹为北西向逆断层及其伴生的褶皱构造。第五个期次的构造形迹形成于古近纪;构造形迹为两条斜列的平移断层;构造背景为依兰-伊通走滑断裂系、敦化-密山走滑断裂系的大规模走滑;控制了宝泉岭组的沉降格局。 绥滨地区的丰期构造形成于穆棱组沉积后的逆冲-褶皱作用,主期构造的发生,丰要受滨太平洋构造域,即那丹哈达岭地体向大陆拚贴挤压的变形作用控制。丰期构造特征表现为受盲冲断裂控制的背向斜构造。在松花江以北,江滨断裂-军川断裂、普东南断裂-普东北断裂、永生断裂在松花江之北构成一个自北西西向南东东逆冲的逆冲-褶皱系统,控制了地层起伏的格架。在松花江以南,马架屯-东林屯断裂、四方林子断裂发育松花江之南,控制了轴向近南北的大型箱状褶皱,褶皱顶部削蚀强烈,穆棱组、城子河组自西向东的剥蚀残留范围就由这一剥蚀作用控制。沿松花江一线,松1、松2断裂不仅在新生代大规模活动,而且在穆棱组期末的构造运动中也起到了对区域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松1-松2断裂南北,逆冲-褶皱系统的逆冲方向相反。 绥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不是一个以西缘断裂为边界的、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控制绥滨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区域性构造线走向近东西,现今地层西厚东薄的的赋存特征,是由穆棱组沉积后走向NNE的逆冲-褶皱系统在后期剥蚀作用下的残留特征,而不是原形盆地中的箕状特征。前人所划分的凸起与凹陷是对背向斜构造的误解。

著录项

  • 作者

    高春文;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地质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竺国强,陈汉林;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544.4;
  • 关键词

    晚中生代; 逆冲褶皱; 盆地原型; 构造形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