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烟草黑胫病菌、青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控病研究
【6h】

烟草黑胫病菌、青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控病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1.1烟草黑胫病的发生、病原及症状特点

1.2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病原及症状特点

1.3烟草青枯病和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概况

2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2.1放线菌的生防作用

2.2放线菌的生防机理

3放线菌的分类研究

3.1放线菌在微生物系统学中的地位

3.2放线菌的分类方法

引言

第二章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1材料

1.1土壤样品

1.2供试病原菌

1.3培养基

1.4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土样的采集及处理

2.2放线菌的分离

2.3拮抗放线菌的初步筛选

2.4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3结果与分析

3.1分离结果

3.2拮抗菌的初筛结果

3.2拮抗菌的复筛结果

4讨论

第三章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的温室控病

1材料

1.1供试病原菌及待测菌

1.2烟草品种

1.3培养基

1.4 Honglands营养液配方

2实验方法

2.1烟苗的培育

2.2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温室控病测定

2.3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的温室控病测定

3结果与分析

3.1拮抗菌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温室防效

3.2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温室防效

4讨论

第四章拮抗放线菌的鉴定及拮抗活性研究

1材料

1.1供试菌株

1.2培养基

1.3主要仪器

1.4主要试剂

2实验方法

2.1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2.2革兰氏染色

2.3生理生化测定

2.4 16S rDNA序列分析

2.5拮抗代谢产物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供试菌株在鉴定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3.2菌丝体及孢子链特征结果

3.3革兰氏染色与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3.4 16S rDNA片段扩增测序及比对结果

3.5菌株的分类鉴定

3.6供试菌拮抗代谢产物分析

4讨论

第五章小结与展望

1小结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图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重庆烟区以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发病最为严重,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在烟草病害的多种防治方法中,生物防治对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放线菌是生防微生物的重要来源,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试验从采自我国几大烟区的烟草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病原菌有拮抗效果的放线菌,进行温室控病研究及菌株的鉴定,并进一步探讨其生防控病机理。具体结果如下: 1、从重庆、贵州、云南、河南、陕西、山东这几个我国主要的烟草生产地区共采集烟草根围土壤样品57份。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415株放线菌。 2、将分离获得的415株放线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平板喷雾法对烟草黑胫病菌、烟草青桔病菌进行初筛,得到有拮抗活性的菌株178株,占分离总数的42.9%。其中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134株,占分离总数的32.3%。对烟草青枯病菌有拮抗活性的菌株77株,占分离总数的18.6%。而对两种病害均有拮抗作用的活性菌株为33株,占分离总数的7.95%。 3、对初筛拮抗半径在10mm以上的烟草黑胫病菌拮抗菌以及初筛拮抗半径在5mm以上的烟草青枯病菌拮抗放线菌菌株进行复筛,测定单个菌株的平板抑菌效果。对烟草黑胫病菌抑菌带宽在15~35mm拮抗菌共有11株菌株,其中菌株HLL3-4、BX2-5-4抑菌带宽平均值为33.3mm和32mm;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在35~55mm的活性菌株有7株,菌株GAS1-9和YYD3-32抑菌圈直径均在50mm以上。 4、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参试拮抗菌株发酵原液对两种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在38.13%~88.89%;相对防效50%以上的菌株8株,占总数的61.5%:防效在80%以上的菌株2株,菌株BX2-5-4的防治效果最好,达88.89%;其次为BX1-1,防效为88.13%。拮抗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在37.89%~90.06%;防效在60%以上的菌株有6个,占总数的85.7%。相对防效最高的菌株为SXL1-7,防效90.06%;其次为菌株GAS1-9,相对防效为85.72%。 5、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的测定对平板抑菌和温室控病筛选出的13株拮抗菌进行分类鉴定,初步认为13株拮抗菌均为放线菌,其中链霉菌属(Streptromyces)6株,包括白孢类群、绿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粉红孢类群弗氏亚群;链轮丝菌属(Streptroverticillium)3株;糖单孢菌属(Saccharomonospora)1株;鞘孢囊菌属(Elytrosporangium)1株;孢囊放线菌属(Actinosporangium)1株。另外对5株温室防效较好的菌株更深入的进行了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其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菌株GAS1-9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romyces rochei);BX1-1为变异链霉菌(Streptromycesvariabilis);BX2-5-4为吸水链霉菌(Streptromyces hygroscopicus);SYZ2-6为放线细菌(Actinomycetales bacterium);SXL1-7与皱褶链霉菌(Streptromycesplicatus)最相近。 6、对5株温室防效较好的菌株进行拮抗代谢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参试菌株都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其中SYZ2-6和BX1-1均能产生几丁质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以及嗜铁素等生防活性物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