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轻舞飞扬”到“神仙妹妹”——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第一个十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6h】

从“轻舞飞扬”到“神仙妹妹”——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第一个十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网络的起源与发展概述

二、网络文化发展概况

三、前人研究成果

四、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网络精英化时期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一节轻舞飞扬:虚拟中的"现实"

一、网络:营造浪漫的最佳场所

二、作为现实想像的虚拟两性关系

三、虚拟世界中女性形象的现实成规

第二节安妮宝贝:虚拟中的自恋

一、城市中的小资女子

二、安妮宝贝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三、安妮宝贝的意义与局限

第二章网络大众化时期的女性形象塑造

第一节木子美:虚拟中的"挑战"

一、来自身体的"挑战"

二、以道德的名义

三、大众窥视癖与消费文化的参与

四、"木子美现象"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芙蓉姐姐"和"神仙妹妹"成熟的网络女性"产品"

一、"芙蓉姐姐"与"神仙妹妹"的生产过程和性能参数

二、网络中女性产品制造的主要动力

三、男性话语权是维系网络文化工厂的能源

结语: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互联网自1996年商业化以来,经过十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与报刊、电视、广播并重的四大媒体之一。现实中的人们以ID的形式在参与网络活动,阅读和发布信息,网络强大并不断发展的功能和民主的参与模式已经改变了现代人一一特别是年轻人一一的行为方式。本文从性别研究视角出发,观照互联网这个虚拟世界中发生的文化事件,通过重点描述和分析这十年来网络中的重要文化现象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变迁,指出产生这些文化现象的根源。 在网络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十年中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网络精英化时期,二是网络大众化时期,两个时期中的文化现象各有特点。网络产生和发展的早期是网络精英化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网络精英们以网络为阵地发表文学作品,并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女性形象,网民也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随后是网络大众化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以网民活动为核心,去中心化是其主要特征,网民围绕一个与女性有关的“兴奋点”进行活动,以自己的力量塑造女性形象。 按照网络文化发展两个时期的特征,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章分两节,分别选取《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篇小说和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在网络中的创作两个重要文化现象,分析在网络精英化时期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在对《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分析中,以“轻舞飞扬”为例,指出在网络发展的早期,还是由男性用传统的方法和模式来塑造符合男性审美特征的女性形象,但随后出现的安妮宝贝则在网络中第一次代表小资女性这一特定女性群体来讲述自己。第二章分两节,分别选取“木子美现象”和“芙蓉姐姐现象”、“神仙妹妹现象”两组文化现象,分析网络大众化时期女性形象塑造的特征。分析描述围绕在木子美性经历书写周围的各种力量,以及产生这些力量的根源,它们与木子美一起合力创造了“木子美现象”。在随后出现的“芙蓉姐姐现象”、“神仙妹妹现象”中,分析描述以男性话语权为核心的网络文化是如何自觉的生产符合男性审美及消费标准的网络女性产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