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
【6h】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政府公信力概述

2.1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

2.2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第三章 政府公信力研究的重要视角——行政伦理

3.1 行政伦理的内涵

3.2 行政伦理与政府公信力关联性分析

第四章 政府公信力流失背后的行政伦理失范因素

4.1 行政伦理失范

4.2 行政伦理失范的个体层面因素

4.3 行政伦理失范的组织层面因素

4.4 行政伦理失范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第五章 行政伦理向度的政府公信力培育构想

5.1行政个体

5.2 行政组织

5.3 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政治合法性重要来源的政府公信力因为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然而近年来,民意调查结果和各种社会舆论显示我国政府公信力水平呈现下降态势,严重影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诚信政府、和谐社会的构建,制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研究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并探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途径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行政伦理与政府公信力具有密切的联系,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背后必然蕴含行政伦理方面的深层次根源。因此,本文选取从行政伦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剖析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行政伦理方面的因素,并从行政伦理建设的向度探索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培育模式。围绕此研究目的,本文在概述政府公信力的概念、内涵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政府公信力和行政伦理的关联性,阐明行政伦理是研究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视角,行政伦理失范是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重要原因;进而从行政个体、行政组织、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分析降低政府公信力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背后的深层次伦理因素;基于前面的分析,最后探索行政伦理建设向度上的政府公信力培育途径,分别以行政个体、行政组织和社会为能动主体提出各自力所能及的具体建设措施或努力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